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肠病辨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肠病辨证

大肠病辨证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故大肠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传导功能失常方面。临床常见腹痛,腹泻,便秘,或便血等症。
大肠湿热证
临床以里急后重,下痢粘液脓血或果酱样便,腹痛,或暴注下迫,泄利黄水,肛门灼热,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或伴见发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为主要见症。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等疾患。一般多因暑湿热毒之邪侵犯肠胃,或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及不洁之物,湿热蕴结于大肠而发病,故多发于夏秋季节。湿热蕴结大肠,气机阻滞不畅,故里急后重而腹痛。湿热熏灼,损伤肠道粘膜和血络,故下痢粘液脓血,或果酱样便。若湿热下注大肠,传导失职,则暴注下迫,泄泻黄水,肛门灼热。湿热阻滞,津不上承,故口渴而不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其治疗应以清利湿热,调理气血为法。
大肠液亏证
临床以大便干燥秘结,甚则如羊粪,难以排出,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细涩等为主要见症,亦可兼见头晕、口臭等症。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等疾患。由于大肠燥热,耗伤津液,或胃阴不足,不能下及大肠,从而造成大肠液亏,濡润传导不行所致。于老年人、产后,或热性病后期,尤为多见。大肠津液亏乏,肠道失其滋润而传导不利,故大便燥结,难以排出,甚则坚如羊粪,数日一行。大肠腑气不通,影响胃失和降而致浊气上逆,故口臭,头晕。燥热伤阴,津亏液少,影响血脉,故脉见细涩,舌苔黄燥而少津。其证治疗,应以润肠通便为法。
肠虚滑脱证
临床以泻痢日久不愈,往往大便随矢气流出,甚则大便失禁,便后脱肛,食少神疲,腹痛隐隐,喜温喜按,四肢不温,腰痠怕冷,舌淡苔白,脉弱等为主要见症。多见于脱肛病证。多由于久泄、久痢、大肠气虚,进而导致脾肾阳虚所致。阳虚则气虚,固摄乏力,因而大便失禁。阳气不升,气虚下陷,故食少神疲,肛门脱出。其他诸症以及苔脉,皆为脾肾虚寒之征。其证治疗,应以温阳建中,涩肠固脱为法。
瘀热阻肠证
临床以脘闷,腹胀,右少腹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轻度腹泻,发热,小便黄赤,苔黄或腻为主要见症。可见于急性阑尾炎发作。多由于饮食不节,冷暖失调,或急暴奔走等原因,导致肠胃功能失常,湿热蕴结于大肠,并与气滞血瘀互结而发病。瘀热阻滞肠腑,气血瘀滞不通,故发疼痛,甚则化热腐肉为脓。治宜清热通腑,活血化瘀为法。
大肠闭结证
临床以腹部胀满,攻撑作痛,拒按,呕吐,大便秘结不通,苔腻,脉象沉实为主要见症。可见于肠梗阻等病症。多由于食滞、虫积和瘀血等因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气机闭阻,壅塞不通,腑气不得下降,因而出现痛、呕、胀、闭(大便秘结不通)等急迫症状。治宜理气通腑,活血消积为法。

☚ 小肠病辨证   膀胱病辨证 ☛
000095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