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被称为我国“国宝”的大熊猫,是世界著名的珍稀孑遗动物,分布于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一带川、陕、甘交界的山区。普查估计世界上存活的大熊猫仅一千余只。属生物进化史上的一残留种,活动能力差,食物高度特化,食量大,性成熟期长,繁殖率低,抗病御敌能力弱,虽能在人工饲养下保存并增殖,但种群恢复困难。自然灾害发生,主要食物箭竹枯死,以及人类的捕杀等威胁其生存环境,数量不断减少。国内外为保护大熊猫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国已先后建立了十余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仅四川省就建有卧龙、蜂桶寨、美姑大风顶、王朗、小寨子井等9处。其中卧龙(面积20万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1980年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成立了“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蜂桶寨(面积4万公顷),是目前拥有大熊猫最多(约300只)的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