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气降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Daqi jiangshui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降水包括雨、雪、霰、雹等,它们都来自云中,但是有云并不一定有降水,这是因为组成云的云滴体积太小(一般把半径小于100微米的水滴称云滴,半径大于100微米水滴称雨滴。标准云滴半径为10微米,标准雨滴半径为1 000微米),仅相当于雨滴的百万分之一,它不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顶托而悬浮在空中。据计算,云滴的下落速度(在大气中等速下落)为1.26厘米/秒,如果从3 500米上空落下来,需要3天时间才能到达地面,而且遇到上升气流的话,还要随时向上飘浮。如果云滴半径增大到3毫米,下落速度就增到920厘米/秒,从3 500米高度下落只需6分钟就可到地面,由上可见,云中的小水滴必须增长到足够大,才能成为下落的雨滴。水滴从半径100微米增大到10 000微米,它们的体积相差100万倍,增大到30 000微米相差2 700万倍!那么怎样才能使云滴增长到本身的千百万倍呢?自然界中有两种过程利于云滴增大。一是云中有过冷却水滴,也混有冰晶,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水滴表面上的饱和水汽量小于冰晶,水滴表面的水汽不断向冰晶表面转移,结果冰晶表面因水汽凝华而不断增大,水滴因自身蒸发不断缩小,增大的冰晶可下落到下层暖空气层,融化为水滴而成雨。二是云中水滴大小不一,两者在升降运动中发生碰撞冲并,小水滴并合到大水滴,像滚雪球一样大水滴愈来愈大,当大到一定程度下落到地面成为雨。以上两种过程往往是同时共同发生,使云滴迅速增大到雨滴降落到地面成为降水。
降落到地面上的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起来的水层厚度称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气象站和水文站用雨量器收集雨水,然后用折算好刻度的雨量杯量取降水量。固态降水物可以加一些温水使其溶化后再量取(减掉加进的温水量)。在单位时间里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以毫米/小时,毫米/日为单位。降水强度大,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就大。国家气象局根据我国情况以日降水量为标准,将降水强度分成了六个等级。但由于各地区降水对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有个别地区还规定了自己的标准。

表 降水强度的等级
等 级毫米/24小时
小 雨
中 雨
大 雨
暴 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10
10—25
25—50
50—100
100—200
>200
☚ 雨淞   雨 ☛

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Daqi jiangshui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分(如雨)或固态水分(如雪、雹、霰等)的统称。降水物分为:雨、毛毛雨、雪、霰、冰丸、米雪、冰雹、雨夹雪、雨淞、雾淞等。有时把霜和露称为“地面降水”,而把其余的降水物称为“大气降水”。降水的多少用降水量来表示。降水虽然主要来自云中,但有云不一定都有降水。这是因为云中的水滴和冰晶的体积很小,仅相当于雨滴的百万分之一,并且下降速度很慢,微弱上升气流足以支持它们悬浮在空中,即使下降也会在近地面的低空被蒸发掉,不能形成降水。只有当水滴和冰晶的体积增大到使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的速度时,才可能降落到地面。因而降水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云滴的增长过程。云中小水滴和冰晶的增大途径主要有:
❶云层继续上升冷却;
❷有水汽不断输入云中,水汽在小水滴上继续凝结或在冰晶上继续凝华;
❸由于气流激荡,相互碰撞合并;
❹在下降过程中降落速度快的大水滴碰上速度慢的小水滴合并起来。降水的分类法有多种,按降水性质可分为:连续性降水、阵性降水和毛毛雨降水;按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六级;按降水的成因可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气旋雨等;按降水的物态形状分为雨、雪、霰、雹等,其中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正在大力开展人工降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主要是在云内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和碘化银。近几年来,我国在若干地区已取得不少人工降水的成功经验。例如,1978年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出现大旱,为保证新安江水库发电,曾在新安江流域上空进行大范围人工降水,取得明显的效果,最大降水量达30mm。

☚ 热带气旋   降水量 ☛
000024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