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辟兵戈巴式兵器。1960年湖北荆门漳河车桥战国墓出土。全长22厘米,内长8.3厘米,宽5—6.8厘米,两穿无胡。援两面铸脚踏日月,手持蛇,满身重鳞的人像。内两面铸四足独角兽。戈属巴蜀式(旧称“戚”),或以为巴人遗物,或以为楚宫遗物。戈内两面各铸2字,计4字:“大武/辟(避)兵。”“大武”,见《周礼·春官·大司乐》“舞大武。”注“武王乐也。”“辟兵”,见《文子·上德》、《抱朴子·仙药》、《荆楚岁时记》等,相当“戢兵”、“弭兵”。或释“武”为“岁”,其读序则是:“兵辟(避)/大(太)岁。”“太岁”,古人设想与岁星运行相反的星,见《淮南子·天文训》、《广雅·释天》等。《越绝书·记军气》“举兵无击太岁上物”,可与戈铭“兵避太岁”参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