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悲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悲阁(元)萨都刺 眼中楼阁见应稀①,铁凤楼檐势欲飞。 隆兴寺大悲阁又名佛香阁、天宁阁。在正定县城内东南角隆兴寺内。隆兴寺是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高33米,五檐三层,气势恢宏。北宋开宝四年(971)所建。阁内有铜铸四十二臂大悲菩萨立像,又称千手千眼观音,高约22米,是我国现存铜像中最高的一座。有楼梯直达顶层,可纵览正定风光。此诗是对大悲阁大佛的赞颂,亦表现出吊古伤今之情怀。 【作者】 萨都剌,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先世为西域回族答失蛮氏,因祖父任官云代,遂居雁门。早年家境贫寒,远涉吴楚经商谋生。泰定四年(1327) 50余岁中进士,任职于翰林国史院,后沉沦下僚,任燕南河北道、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等,晚年弃官隐于安庆司空山。其诗词在当时均负盛名,有《雁门集》。 【注释】 ①见应稀:指大悲阁之高,实属稀少。②宝花:珍贵的花,多指佛国或佛寺的花。佛家又有“满天花雨”之说。③传说月亮中有桂树,故有桂子落下之说。④玉露:指大佛手中所持之净瓶甘露。大悲阁中菩萨有42臂,手中各执日、月、净瓶、宝剑、宝杖、宝镜、白佛、金钢杵等法器。⑤此句言大佛擎玉露之手高入云中,以至有碍银河织女纺织。极言大佛之高。⑥全赵:正定地方古属赵国。 大悲阁 大悲阁位于隆兴寺内。又名佛香阁、天宁阁,为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1933年拆除,1944年重修。今楼阁高33米,五檐三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歇山绿琉璃瓦顶。阁内矗立铜铸大悲菩萨(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像一座,系宋开宝四年铸造。像高22米,比例匀称,衣纹线条流畅,有手臂42条(两侧40臂清末改为木制),各持日月、净瓶、宝剑、宝杖、宝塔、金刚等法器,为我国现存最高大的铜铸佛像之一。重修后的大悲阁,规模较原建筑缩小三分之一,阁前两侧原有御书楼、集庆阁亦被拆去。 ☚ 隆兴寺 龙藏寺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