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序

《诗经》研究著作《诗序》(即《毛诗序》)的组成部分。又称《诗大序》和《毛诗大序》。通常认为,《诗序》有“小序”与“大序”之分。“小序”旨在解释《诗经》各篇的主题,行文列于每篇题目之后。“大序”只有《诗经》的首篇《关睢》中才有,序文列于该诗的“小序”之后,据孔颖达《毛诗正义》说,是从“风,风也“句开始,到本序文结束。由于它冠于全书之首,并集中论述了诗歌的性质、内容、体裁、表现手法和社会作用等基本问题,具有总纲性质,一般称之为“大序”。关于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出于孔子弟子子夏,有说出于东汉卫宏,至今无定论。

本文阐发了一系列重要的诗论见解。首先,指出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点及与音乐、舞蹈的联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种认识承继并发展了“诗言志”的传统观点,特别是将言志和抒情结合起来,较准确地概括了诗歌的特征。其次,揭示了诗歌与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通过发挥《礼记·乐记》中关于“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思想,说明社会状况可以在诗歌中反映出来。第三,提出了“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并对风、雅、颂三种体裁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方法作了初步的概括和说明。第四,强调了诗歌的“美刺”、“讽谏”的社会作用,释“颂”为“美盛德之形容”,释“风”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并且以“发乎情,止乎礼义”为其基本原则。从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思无邪”及“兴观群怨”思想的直接影响。

本文是先秦儒家文艺思想的系统总结,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

书的各部分

书的各部分

写在正文前的短文章:序(序言;序文;代~;大~;小~;自~) 叙(叙言) 绪(绪言;小绪) 前言 前记 弁言 弁语 缘起 说例
用诗写成的序言:诗序
正文前的短文:引(引子;引言;小~)
正文前的片断:楔子
说书人进入正话前的引子:笑耍头回
正文外的补笔:附笔
学术著作的开头部分:绪论
著作的本文:正文 本文 白文
教课书的正文:课文
正文前的篇章的名目:目(目录;目次;总~;细~;子~;要~;题目;篇目) 索引 引得
编成的目录:编目
正文前的说明体例等:例(例言;凡例;图~)
著作的编写格式:体例
书刊的前面部分:卷首 开卷
书的全部:全篇 全文 终篇
结束时的文章:结语 尾声 煞笔
写在书后的短文:跋(跋文;跋尾;题跋)书后 后记 后序
诗文书画上的题跋或评语:品题

另见:排列 书

☚ 书多   书的一部分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

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000015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