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学才子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

因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夏济安的学生中的一批年轻作家而得名。1960年他们以《文学杂志》为阵地,译介西方现代派作品和理论,提倡现代派文学。他们大多受弗洛伊德学说和存在主义影响,在创作上模仿现代派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技巧,自命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锋。主要成员有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叶维廉、刘绍铭等。

☚ 反共八股   六大信条 ☛
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

16世纪后期英国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的统称。他们都是在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受过大学教育的较有艺术才华的青年,所以得名“大学才子”。这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团体,他们的创作在取材和风格上各有不同,但都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鼓舞,在英国戏剧艺术革新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根据思想倾向上的差异,大学才子派剧作家又分为贵族派和人民派两个支派。前者的代表作家是约翰·黎里(1554?—1606)。他的剧作借用古希腊罗马历史与神话中的情节,对宫廷社会生活和政治事件作寓言式的描写。他革新了喜剧形式,把新的伦理问题带到喜剧中来。代表作有《弥达斯王》、《萨福和法翁》。人民派的代表作家是罗伯特·格林 (1558—1592),他的剧作充分表现了平民民主倾向。他最重要的剧本是《乔治·格林,威克菲家畜系留场看守人》。格林以本国历史和民间传说为素材写成的剧作给莎士比亚提供了借鉴的蓝本。另一位剧作家克利斯朵夫·马洛(1564—1593) 在莎士比亚的先驱者中成就最高。他热烈颂扬个性解放,在剧中主人公身上寄托着对人性和人的力量、智慧的赞美,对知识和权力的追求,对宗教和封建宗法道德的抛弃。在艺术形式方面,马洛提供了较为完美的戏剧情节结构的范例,他把情节的统一性建筑在中心人物个性和命运的基础上。他还创立了素体诗为剧中人物语言的基本形式。

☚ 七星诗社   玄学派 ☛
000048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