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学区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学区制 大学区制1806年5月,拿破仑创立了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领导部门帝国大学。在帝国大学之下,法国全国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分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大学区设总长和学区评议会,按省分设大学区督学,有严格的任命制度。帝国大学的总监由拿破仑本人任命; 其他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到1977年全国划分为26大学区,每一个学区设总长1人,由总统任命。每个大学区负责2—3个省。 ☚ 耶稣会教育 美国教育概述 ☛ 大学区制 大学区制1806年5月,拿破仑创立了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领导部门帝国大学。在帝国大学之下,法国全国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分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大学区设总长和学区评议会,按省分设大学区督学,有严格的任命制度。帝国大学的总监由拿破仑本人任命;其他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体现了中央集权教学特点。到1977年全国划分为26大学区,每一个学区设总长1人,由总统任命。每个大学区负责2—3个省。 ☚ 耶稣会教育 美国教育概述 ☛ 大学区制 大学区制法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1806年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出于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需要,设立“帝国大学”为政府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实即国民教育部)。帝国大学设总监1人,由拿破仑亲自挑选和任命。在帝国大学之下,1808年法国全国划分为29个教育行政区,称为“大学区”,分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工作,其范围与司法区相同。大学区总长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管理区内各级教育。区内每省设督学1人,代表总长管理省内的中等和初等教育。在省督学处之下,又设县学区(约10万人的居民区为1县学区)和区学区(约1万人的居民区为1区学区)。大学区制下,各级学校的开办,学校的学年安排,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各种规章制度,教师资格和任命,颁发证书和毕业文凭等均由帝国大学统一规定。这种严密的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一直沿袭至今。但大学区的具体分划不断有所变化。1896年联合原来独立设置的学院为17所大学,由总长兼任校长。大学区也相应划为17个,其范围既不与司法区相同,也不与经济区重合。1968年法国议会通过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规定大学自治,大学区总长不再兼任校长,一个大学区也不再只有一所大学。大学必须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从1971年起,分巴黎大学区为巴黎、克雷泰伊和凡尔赛3个大学区,1975年又从尼斯大学区划出科西嘉为独立的大学区。至1983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共有27个与经济区大致协调的大学区。此外,自1962年以来,法国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措施,大学区总长和大学区督学的权限有了扩大。例如,大学区总长有权根据本学区的情况确定或调整各校的教学时间;大学区督学可以决定设立或取消某所初中等。地区和省一级还设立了由校方代表、地区代表、师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教育理事会”管理教育事务。 ☚ 开放大学 夸美纽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