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一章) 圣贤君子研求学问的目的,第一就是琢磨上天赐与人的德行(即良心)。第二就是不但自己须努力实践,更要推广到一般人,使他们都能明了道德的本务。第三就是把前面两个目的,达到至善至美的地步。这就是“大学”的真正目的。 大学之三纲领,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在实行三纲领时,其步骤再细分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的“大学八目”。 “明明德”:上面的明字是动词,下面的明字是形容词。言人必须发挥吾人得自于天的理性也。“亲民”程子释:“亲者,近也”,即使民众能日新又新,进步不已,谓之亲民。“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也。”“至善,谓事理当然之极也。” ☚ 大学 在明明德。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经一章) 圣贤君子研求学问的目的,第一就是琢磨上天赐与人的德行(即良心)。第二就是不但自己须努力实践,更要推广到一般人,使他们都能明了道德的本务。第三就是把前面两个目的,达到至善至美的地步。这就是“大学”的真正目的。 大学之三纲领,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在实行三纲领时,其步骤再细分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的“大学八目”。 “明明德”:上面的明字是动词,下面的明字是形容词。言人必须发挥吾人得自于天的理性也。“亲民”程子释:“亲者,近也”,即使民众能日新又新,进步不已,谓之亲民。“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也。”“至善,谓事理当然之极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明白光明正大的德性,在于使民众相亲相爱,在于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名句】大学①之道,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④至善⑤。 【注释】①大学:即博学的意思。②明明德:前一个“明”字作动词用,“使彰明”的意思,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字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③亲民:亲,应是“新”字,即革新、弃旧图新的意思。“亲民”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④止于:达到。⑤至善:最完美的境界。 【释义】博学的宗旨,就在于使光明正大的品德得到弘扬,使民弃旧图新,改恶从善,从而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点评】古人认为学习的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改造。 参考文献 《礼记·大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