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学之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新民③,在止于至善④。(《大学》一) 注释 ①道:根本或目的。②前一个“明”是动词,意为彰明、显扬;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意为光明的、美好的。③在新民:新,动词,原文为“亲”。④在止于至善: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译文】 大学的根本或目的,在于弘扬人的光明善良的德性,使民众革旧图新,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感悟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条政治纲领;它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构成“大学”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即通常所说的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之道又称“三纲领”。儒家用语。谓古代社会中所尊崇的“大人之学”的教学宗旨。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即所谓“大人之学”,指培养统治人才的学问。其主要内容是把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发扬光大,亲爱于民(一说要教化百姓,使他们去掉旧的习惯而自新),以及达到至高的道德境界和完成圣王的事业。这也是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的基本纲领。《礼记·学记》从教育过程说明了“大学之道”,指出“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明·王守仁从其心学理论出发给予大学之道以新的解释。《王文成公全书·大学问》:“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把大学之道看成是成圣之道。 大学之道dàxuézhīdào〔偏正〕 《大学》的道理。《礼记·大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