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垂手、小垂手李白《经乱离后……》诗云:“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王翰《子夜春歌》云:“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云:“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聂夷中《大垂手》诗云:“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舞罢飞燕死,片片随风去。”又注:“言舞而垂其手也。”这些诗篇都提到了“大垂手”和“小垂手”两种舞姿。这两种舞姿都是以垂手而舞为特征的。其间差别在于:小垂手只垂手不垂臂,状若飞翔,表现一种昂扬的情态,故李白用“罗衣舞春风”来形容它;大垂手不仅垂手而且垂臂,状若衰柳,表现一种哀婉的情态,故聂夷中用“舞罢燕死”来形容它。《乐府杂录》说:“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有小垂手,或如惊鸿,或如飞燕。”这里说的“或如惊鸿”,是指大垂手的情态;这里说的“或如飞燕”,是指小垂手的情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