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地之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声乐和乐队交响乐曲。奥地利作曲家马勒(G·Mahler1860—1911)作于1908年夏天。当时他正从美国归国休假,因为国内工作纠纷,女儿夭折和心脏病对自己的折磨,产生了悲观厌世之情,于是以中国古诗集《中国之笛》中的7首唐诗为歌词,创作了这部作品。作品充分反映了作者生命最后几年烦乱、低沉的内心世界,是一首鸣世不平的悲剧乐章。他逝世半年之后,由他的学生B·华尔特指挥,首演于德国的慕尼黑。马勒从小就表现出了音乐的天才,曾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19岁起就以出色的指挥家活跃在奥、德、匈、捷的歌剧舞台上。1907年旅居美国,每年都回到祖国休假。1911年在美国心脏病复发。他坚持在病中回到祖国,当年5月18日在维也纳去世。他的创作是在指挥工作之余,共创作了10部交响曲(第十交响曲只是提纲)、3部以管弦乐伴奏的歌曲集、1部为男高音和女低音(男中音)以及管弦乐队写成的交响曲《大地之歌》。马勒热爱生活,把对现实的不满寄希望于单纯的精神和道德的改变之中,当意识到生活本身的空幻和无望时,又转入悲观隐退的思想,进而寄托于宗教,带上了主观唯心色彩,并益趋向于神秘性。在创作手法上,他善于使用庞大的乐队,器乐和声乐互为交响,继承和发扬了晚期浪漫派的风格和手法,有人说他是浪漫派的最后一位作家。 第六乐章是全曲的核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春回大地之时告别尘世。乐章标题《永别》,其实孟浩然及王维的原诗并无悲苦诀别之意,马勒以其诗意寄托自己的感情。音乐开始,是所有的低音乐器在低沉的锣声中,演奏着沉重的和弦,苍凉凄楚,然后是双簧管吹奏着决定整个末乐章性格的引子,充满着哀愁与痛苦。然后是女中音如泣如诉的歌声。 ☚ 森林之歌 小步舞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