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团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团圆

大团圆

四幕话剧。黄宗江编剧。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4月出版。写北平城内姓张的书香门第之家在抗战中的生活变迁。张太太的丈夫张公曾在京城做官,张公去世后,她身边的四子三女都已长大成人,生活富裕安定。“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家中诸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个个义愤填膺,儿女们纷纷离家出走,寻找抗日救亡的道路,连老太太也表示要参加抗日。八年抗战结束,张府全家团圆。但不久,内战烽火掀起,张家的儿女媳妇陷入了新的困惑,其中有的毅然离家出走,去寻找和平与真理之路。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起伏,洋溢着昂扬的生活激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云雀   红旗歌 ☛
大团圆

大团圆

见“大收煞”。

☚ 大收煞   饶戏 ☛
大团圆

大团圆

四幕话剧。黄宗江著。1949年4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文学丛刊第十集。

☚ 换心   农公泊——胶东群众翻身故事 ☛

大团圆

现代四幕话剧。黄宗江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4月初版,列入“文学丛刊第10辑”。作者通过北平一个书香门第的变迁,反映出抗日战争前后10年的动荡和苦难生活。张公去世后留下4个儿子和3个女儿。老大已经结婚,他担负起家庭的重任,在学校教书;老二整天玩鸟笼、唱京戏,但他还具有一定的正义感;老三在追求表妹;老四仅6岁,在家养鸽子玩儿。大姐正在热恋中,很快同浩然结婚;二姐思想进步,参加了秘密的抗日工作;3年后,小妹和老四, 一个13岁,一个才10岁,竟悄悄地离开家到内地去了,小妹到敌后打游击;二姐由于受到敌人监视,不得不离开家,二哥也跟她一起到了内地,参加抗日工作;为了生活,浩然出主意,动员大哥一起做生意,开一个寄售商店勉强维持生活。5年以后“胜利”已经1年多了,他们一个个陆续回到家里,开始大家很高兴,但生活一天天困难,最后仅有的一所房子也卖了。小妹和老四又要离开家走了。本来充满朝气的二姐,现在非常苦闷,她哭了,最后也跟小妹一起出走。

大团圆dàtuányuán

❶ 〈动〉指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全家大团圆。
❷ 〈名〉指文艺作品中主要人物经过悲欢离合,终于团聚的结局:以大团圆收场│落入大团圆的俗套。

大团圆dàtuányuán

❶指合家团聚。刘庆邦《家道》:“他心中大概已描绘下了~的蓝图,蓝图中,儿孙绕膝,欢声笑语,一派兴旺景象。”|浩然《弯弯的月亮河》:“你们父子分别了整整十年,今天总算~,我实在高兴呀!”
❷小说、戏剧、电影中主要人物经过悲欢离合之后终于团聚的结局。王蒙《相见时难》:“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的?……”|李黎《梦境》:“哦!当然这还不是什么‘转折点’之后的~结局。我和骆驼的故事这才刚开始——不,还没开始呢。”

大团圆dàtuányuán

指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小说、戏剧、电影中主要人物经过悲欢离合终于团聚的结局。
天各一方的全家老小又大团圆了。/争斗的,和解了;离散的,重逢了;视若仇雠的,握手言欢了。戏剧最后一幕出现了大团圆的结局。
注意 ☞ 在文艺创作上,“大团圆”有时是指情节结构的公式化和落入俗套,含贬义。

大团圆dà tuán yuán

小说、戏剧、电影中主要人物经过悲欢离合终于团聚的结局。1918年傅斯年《再论戏剧改良》:“中国剧最通行的款式,是结尾出来个大团圆,这是顶讨厌的事。”

大团圆

大团圆

全家人团聚。也指文艺作品中人物团聚的结局。

☚ 生离死别   合家欢 ☛

大团圆da tuan yuan

❶happy family reunion
❷happy ending

大团圆

happy end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