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农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农令 大农令官名。汉代置。掌全国农业粮谷政令。《汉书·百官公卿表》: “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 (公元前143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65官长、丞皆属焉。騪粟都尉,武帝军官不常置。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初斡这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 ☚ 大都护 大司农 ☛ 大农令dà nóng lìng官名。在秦朝和西汉初朝,大农令称治粟内史,掌钱粮货币等。汉景帝改称大农令,汉武帝又改称大司农;王莽又改名羲和,后又更名纳言。有两丞,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另外,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及騪粟都尉也归其掌管。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书·王莽传》。参看"大司农"条。 大农令官名。西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改治粟内史置,掌国家财政收支、仓储、农业、水利、盐铁专卖及平抑物价等。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改称大司农。 大农令官名。汉初沿秦制置治粟内史,景帝时改称大农令。详见“大司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