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元一统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元一统志 大元一统志元官修地理总志。1300卷。以每路和行省直辖的府、州为纲,分建置沿革、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目。多取材于前代及当朝地志,部分内容出于编者辑纂。内容丰富,为《大明一统志》的蓝本。原书明代已佚,仅有残篇传世。今人赵万里校辑重编10卷标点本,中华书局1966年出版。 ☚ 舆地纪胜 大明一统志 ☛ 大元一统志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剌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事,成宗大德七年(1303)最后完稿,计一千三百卷,六百册。是书综合了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和《舆地纪胜》等书成例,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诸门类,比前代总志设类更为齐备。所用资料,据金毓黻考证,长江以南各行省,大半取材于《舆地纪胜》和宋元方志;北方各行省,多半取材于《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和金元方志。所引旧志,今多不传,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书成后,藏于秘府,后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刻版。明嘉靖以后,此书逐渐散佚。金毓黻有辑本并加考证,收在《辽海丛书》内。后赵万里又加以辑录,分成十卷,题为 《元一统志》,196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大元一统志书名。元官修地方总志。原755卷,后续修,增至1300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开始修纂,三十一年成书。分建置沿革、坊廓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目。《四库提要》以其与唐《元和郡县志》、宋《元丰九域志》并论,称为最繁博的官修舆志之一;又谓明修《大明一统志》,其义例一仍此书之旧,书名亦沿用之。明初修《元史》,其《地理志》部分亦多取材于是书。原书多散佚,今存至正六年(1346)杭州刻本残本,《永乐大典》各韵亦杂有其文。近人赵万里将元刻残卷、《永乐大典》中之片断及群书所引,汇集为一书,共10卷,题为《元一统志》,中华书局出版。 大元一统志书名。金朝官修地理总志。大德七年(1303)成书,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该书内容广泛,包罗详备,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舆地书。《明一统志》即以此书为蓝本。明嘉靖后散佚,现存残本,尚不及原书百分之五。赵万里汇辑的《元一统志》,是目前残存的最佳辑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