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众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众报 大众报地址:内港俾利喇马忌士街7号A码头大厦 ☚ 华侨报 市民日报 ☛ 大众报 108 大众报Tai Chung Pou澳门最早的中文报纸。创刊于1933年,后为中文葡文并载的报纸。日出对开2张8版,广告套红。有本地新闻、香港新闻、国际及中国新闻、体育、葡文消息、影视消息等。副刊有大众园地、游山玩水、食经等。总编辑石剑强。 ☚ 晶报 华侨报 ☛ 大众报 大众报澳门现有的中文报纸中出版最早的报纸。1933年7月15日创刊,首任社长陈天心。创办初期,与《朝阳日报》一起,采用合作方式经营,主要资助者是“妇女互助社”负责人曾枝西女士。抗日战争期间,该报作为澳门新闻界的主要代表之一,与澳门学术界、体育界、音乐界组成“四界救灾会”,以售旗、售花、义卖、义唱、沿门劝捐等各种形式筹款,支持国内的抗战。1946年,因陈天心迁回广州定居,暂时停刊。1947年底,曾经担任《朝阳日报》编辑的蔡凌霜投资接办。1953年,该报首先采用新式文体标点符号,因反应良好而为其他各报所仿效。1973年蔡凌霜病逝后,由其子蔡克铭接任社长,对业务进行创新。1974年11月,该报改用柯式印刷。1982年3月,增设葡文版,成为当时澳门惟一以中文和葡文并载的报纸。同年6月,又扩大版面。1984年,增设珠海特区版,发行至珠海市。1987年,发行网扩至中山、广州等地,并在珠海市专设联络站。1993年由吴福集团收购后,改为彩色印刷,每日出版三大张。该报版面有澳闻版、港闻版、电讯版及“乡讯”、“大众娱乐”、“大众园地”、“大众狗经”、“蓝白领”等。言论栏目有“编余小语”。董事为吴福,社长黄宇光,副社长兼总编辑苏剑强。社址在澳门内港俾利喇马忌士街7号A码头三楼。 ☚ 澳门日报出版社 大西洋国 ☛ 大众报 大众报1938年8月13日创刊于黄县姜家店村,1950年4月20日因中共胶东区党委撤销而停刊,为胶东区党委机关报。第一任社长阮志刚。1939年在掖县河南村曾遭到日寇和伪军的围击,阮志刚等24名同志壮烈牺牲。1939年报社从平原转入山区。在敌人分割封锁的条件下,用自制的收音机收抄延安新华社电讯稿。1942年冬季,在反扫荡中,报社又有10名同志在掖县马太石山区战斗中牺牲。该报在艰苦斗争中坚持出版,曾用油印、石印、铅印出过2日刊、3日刊,有时为日刊。1946年4月11日起,由4开改为对开,初为2版,后为4版,到1947年1月又恢复为4开4版。1948年12月1日,更名为《胶东日报》。创刊时发行量为 2000份,1939年增至13000份,1946年发行31200份,到1949年发行量增至46500份。历任社长有:阮志刚、贺致平、于寄、李显堂、王卓青、王波、王人三、何若人、陆平。该报从创刊到休刊先后有52名同志在战争中牺牲。《大众报》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阶段。在抗日战争中,积极宣传建立抗日民族战线的伟大意义,宣传胶东军民的抗日斗争,宣传胶东人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和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生动事迹。对推动抗日民族政权的建设,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解放战争中,它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反共反人民的罪恶阴谋,在宣传、动员人民奋起斗争、进行土改复查、参军支前,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争取解放战争胜利等方面,建立了巨大功绩。 ☚ 大光报 大中日报 ☛ 大众报 《大众报》1948年12月到1949年11月在十万山区出版,油印小报,四开四版或八开二版,每月出6期,经常出增刊或号外。初赠阅后订阅或零售,零售每份越币2元。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三支队办。报道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宣传共产党、游击队当前的工作部署和方针政策,揭露反动派和地主恶霸罪行,报道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如该报社1949年5月30日印的一份单张油印材料,题目是《中共某县负责人答复记者15条重大问题》,文内所答的问题有:平分田地、减租减息,工商政策、清算斗争、宽大政策、反动村庄、蒋伪人员、敌军俘虏、反对三征、合理负担、知识分子、民主政府,等等。又如1949年7月11日的《大众报》(报号第9号)一版有社论:《为保卫夏收而斗争》,有标题套红的本报特讯:《防城我军全面出击,获得辉煌战果》。二版有本报特讯:《那梭各界热烈庆祝中共成立28周年纪念》,还有消息,如《伪龙州边区督办被我击毙》,《解放后的防城江平情景》及《太平山下》(简讯数则)。此期报纸为4开2版油印,共刊登11条稿件。 ☚ 大众日报 女排精神 ☛ 大众报 《大众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日,社址上海,由上海新文字研究会主办。负责人为魏猛克、张天翼、蒋牧良、潘开茨、洪君实等。为16开的小型报纸。内容通俗,新闻全部用白话,通讯及采访稿亦生动活泼。副刊七种,轮流刊出,并经常插有木刻及连环图画。领导报纸的中共党小组由任作民、潘开茨、张力生组成。蒋牧良、张天翼主编副刊。还特约郭沫若等名家为报纸写稿。1938年4月,党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报纸,决定把《大众报》合并到《观察日报》。 ☚ 大亚公报 大江报 ☛ 大众报 《大众报》抗战时期救国会大众文化社主办的报纸。1938年2月创刊,社址设在汉口雄伟路3号,后迁汉口铭新街福新里8号。闫宝航、曾获秋、范长江、陈侬非创办,刘江凌任主编。该报初为7日刊,从5月起改为3日刊。报价极为低廉:农工兵为1分钱1份,其他读者为2分钱1份。是一张以农工兵人民大众为读者对象的、特殊的通俗小报。它文字通俗易懂,说理具体透澈,形式生动活泼。它刊载的新闻完全都是口语化的,甚至用“说书”、“唱书”的方式来叙述。就是其他种类的文章,也具有独创的风格。同时,每期都附有一幅由沈钧儒的女儿绘制的抗战形势地图。7月底,主要创办人闫宝航等人因故关闭大众文化社,《大众报》也同时停止发行。10月初,原《大众报》主编刘江凌和工作人员徐师梁等人接办大众文化社,《大众报》才得以恢复出版。 ☚ 大华报 大众生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