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的黄海之滨,总面积为7.8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2668公顷,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麋鹿保护区。
自1986年建区以来,麋鹿由当年从英国引进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586头,占世界麋鹿总数的25%,其递增率、产仔率和成活保存率均居世界之首,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麋鹿基因库,为人类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做出了成功的范例。
在麋鹿引种还乡,恢复其野生种群工作中,保护区探索出了麋鹿繁衍生息的规律。其中“麋鹿对光周期适应”、“麋鹿活体取茸”等四项成果,填补了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空白。目前保护区正在确立《麋鹿的遗传变异,基因工程在种群发展中的应用与研究》、《野生放养麋鹿行为习性及生理节律的研究》和《淘汰麋鹿综合利用的研究》等八个方面新的科研课题,把科研保护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保护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确保麋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1998年11月5日,保护区将8头麋鹿放归大自然,进行野生放养恢复野生种群的试验,并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在野外顺利各产下一仔,开创了1000年以来世界上没有野生麋鹿群的历史先河,这标志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随着保护区生物圈的不断扩大,黄海之滨的滩涂湿地和麋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丹顶鹤、黑嘴鸥、天鹅、白尾海雕、牙獐等3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数量在增多,尤其是鸟的种类和数量在明显增加。保护区周边自然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充分发挥了保护区的功能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保护区实施“以麋鹿为核心,以其他珍稀动物为载体”的旅游文化模式,实行“同心多元化”的发展方针,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
1995年经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进入生物圈保护网络;1996年建立苏北珍稀动物救护中心;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被中科院定为“保护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实验基地”;1999年被中国科协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年又被国家旅游局、环保局、林业局等六部委联合选定为全国旅游十五个精选景区之;2000年被团中央定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2年被联合国湿地保护组织列为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作为永久性保护地;同年被江苏省命名为“文明单位”等。
地址:盐城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 邮编: 224136
电话:86-515-339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