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多行不义必自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

【名句】多行不义必自毙

[注释与译文]毙,倒下去,摔跟头。这句话的意思是,干多了坏事必将自行毁灭。

参考文献

《左传·隐公元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注释、译文和感悟 - 可可诗词网

多行不义必自毙

 公(即郑庄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注释
 ①郑庄公:郑国君主,是译文中共叔段的哥哥。②毙:仆倒或跌跤,引申义为“失败”。③子:即祭(zhài)仲,郑国大夫。
 译文
 郑庄公说:“(如果共叔段)屡做不义之事,必然会自取灭亡。您就等着吧。”
 感悟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即使父子兄弟也常常反目成仇。所谓“春秋无义战”意在如此。“多行不义必自毙”已成为用来警醒人们恪守道义的一句箴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坏事干得多了,必然自取灭亡。语出《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春秋时,郑国国君郑武公娶了西申国君主申侯的女儿。史称郑武公夫人姜氏为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生大儿子时难产(脚先见)非常痛苦,遂起名“寤生”,武姜自然不喜欢大儿子,而偏爱小儿子太叔段,希望他做郑武公的继承人,多次请求,但武公都没有答应。
郑武公去世,寤生即位,即郑庄公。迫于母命,庄公将面积很大的“京城”封给太叔。此后,武姜又支持太叔不断扩大势力。大夫祭仲对庄公说:“在一个国家里,都城的围墙超过了百丈,便是国家的祸害。现在太叔京城的面积大大超过了先王的规定,再继续发展将难以对付,就像野草蔓延开来难以铲除干净一样。蔓草都难以铲除干净,何况是你受到如此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他自己要干尽坏事必然是自找死路,你姑且等待。”
过了不久太叔把郑国北部和西部的地方暗中划归自己控制。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国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太叔也像国君一样发号施令,如果您想把国君的位置让给他,就让我们去侍奉他;如果您不想让给他,就请您把他除掉,可不要让老百姓对您产生怀疑而失去信心。”庄公说:“不用这样,他必会自作自受。”
果然没过多久,太叔又继续扩充自己的领地。大夫子封对庄公说:“可以动手了,如果再让他继续发展,土地势力一大,人心就会转向他了。”庄公仍然沉着地说:“不忙,太叔违背朝廷自我扩张,对国家不义,对家族不亲;不义不亲的人,他的势力发展得越大,就垮得越快!”
以后,太叔又进一步修筑城郭,扩充军队,制造了许多武器、战车,准备袭击郑国首都。武姜在都城内也做好了准备,只要太叔的队伍攻城,她就把城门打开做内应。庄公得知消息后,认为镇压太叔和武姜的时候到了,命令大夫子封率领战车200辆,讨伐太叔。京城百姓也背叛太叔,太叔最后逃到“共”地,被称为“共叔段”。

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因病、伤身体倒下去,引申为垮台。指坏事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讨厌长子寤生,打算立二儿子共叔段为太子,武公没有同意。寤生即位做了郑庄公,她又怂恿共叔段要求庄公封他“制邑”这个险要之地,企图日后谋反。大夫祭仲劝庄公尽早采取措施,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是不会长久的。”后来共叔段发动叛乱,被庄公镇压。(见《左传·隐公元年》)

自找

自找

自己招致:自取 自招 自致 自讨 自惹
自己招来过错:自贻伊咎
自寻烦恼,自找苦吃:没病找病 无病找病
自寻苦恼:自苦
自寻烦恼:烦恼自寻 自取烦恼
 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好肉剜疮
 本来没事,平庸的人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庸人自扰
自找挨骂:讨骂
自找挨揍:讨打(讨打吃)
自己做事使自己受困:作茧自缚 作茧自缠 造茧自缚 如茧自缠 吐丝自缚 春蚕作茧 自缚春蚕 春蚕自缚
 年老犹作茧自缚:老蚕作茧
自己找苦吃:自讨苦吃 引火烧身 惹火烧身 惹火焚身 惹焰烧身
 无缘无故自讨苦吃:无病自灸
 不知好歹,自讨苦吃:讨贱
 招惹恶人,自讨苦吃:撩蜂剔蝎 撩蜂吃螫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自作自受 自业自得 自受自作 自做自受 自受自作
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恶报
 冒险干坏事的人必将自食其恶果:玩火自焚
自己做事不妥当,反而使自己难堪:讨没趣(自讨没趣) 讨没意思 自找没趣
 丢面子,自找难堪:讨没脸(讨没脸面)
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受辱:自取其辱
 自找羞辱、难堪:讨臊
轻意招惹,自取其辱:犯贱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多行不义必自毙
(自己招致:自找)

另见:自己 招致1 招惹 惹事

☚ 自找   自找麻烦 ☛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中国古代道德评价用语。义,正义,也指道德原则;毙,死亡。意指经常干不正义、不道德事情的人,必然要自取灭亡。语出《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即位,其母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就向郑庄公提出,把京城封给共叔段。大臣祭仲谦于庄公说:“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庄公说:“姜氏欲之,焉辟害。”祭仲又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意思相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经常从事非正义活动,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坑害人民和社会的人,不仅要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甚至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多行不义必自毙

语出《左传·隐公元年》。意谓坏事干多了,必然自取灭亡。现用来说明敌人的罪恶活动搞多了,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取灭亡。不义:不应干的事情。自毙: 自己倒下去,即自取灭亡的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a wicked person is sure to bring destruction to himself; he who is unjust is doomed to destruction
❍ 公曰: “~,子姑待之。” (《左传·隐元年》) The duke said,“By his many deeds of unrighteousness he will bring destruction on himself. Do you only wait a while.”

多行不义必自毙duo xing bu yi bi zi hi

he who is unjust is doomed to destruction

多行不义必自毙

Whoever indulges in evil doing is bound to come to no good end;He who perpetrates many injustices is doomed to selfruin;An evil doer is his own grave-digger;Sow the wind and reap the whirlwind;Those who commit unrighteous acts bring ruin on themselves.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ɡ bù yì bì zì bì

坏事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to do evil deeds frequently will bring ruin to the doer, he who is unjust is doomed to destruction, A wicked person is sure to bring destruction to himself.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解义】不义:不合道义的事。毙:倒下,死亡。常干坏事的人,必然自取灭亡。
【例句】~,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最终是没有好结果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坏事干得多了,必然自取灭亡。《左传·隐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多行不义必自毙

春秋时,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姜氏为妻。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寤生,小儿子共叔段。寤生出生时难产,姜氏受了惊吓,所以一直不喜欢他,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
姜氏曾几次向郑武公建议废长立幼,立共叔段为储君,但郑武公一直没答应。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后,根据母亲姜氏的意愿,把京(今河南荥阳县)地封给了共叔段,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
共叔段到了京地后,把城墙筑得比京都还大。大夫祭仲告诫郑庄公说:“根据规定,封地的城墙不能超过都城。现在,京的城墙违反了制度,将来一定会发生祸害。”
庄公说:“我母亲姜氏指定要把京封给他,我有什么办法呢?”
“姜氏如此宠爱共叔段,将来必成祸患。大王要防患于未然呀!”祭仲又说。
庄公不以为意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共叔段暗中吞并了西方边境的几个城市,让他们听从自己的命令。大夫公子吕得悉这一情况,对庄公说:“一个国家是不能有两位君王的。现在京城太叔如此僭越,野心勃勃,大王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王位让给他,那就让我去投靠他。不然的话,就应该除掉他!”
“别急!他会自作自受的!”庄公说,“他扩张得越快,完蛋得也越快。”
又过了些日子,共叔段扩大了兵力,囤积了足够的粮食,打算发动叛乱,进攻都城,而姜氏则暗中做内应,想与共叔段里应外合,把庄公赶下台。
郑庄公获悉了共叔段起兵叛乱的日子,并掌握了共叔段叛乱的充分证据,立刻派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讨伐共叔段。
共叔段抵御不住,只得弃京城而逃。庄公的军队紧追不舍,共叔段走投无路,只得自杀。
姜氏很害怕庄公治她的罪,但庄公原谅了她,母子终于和好。
后来,“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ɡ bù yì bì zì bì

不义:违背正义。毙:仆倒。坏事干得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例】~,别看这帮恶徒现在不可一世,总有一天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注〕“毙”不是“枪毙”的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ɡ bù yì bì zì bì

【释义】形容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不义:??? ???. 毙:??.
?? ?? ?? ?? ??? ????.
【例句】他经常打架杀人抢劫斗殴,终于被逮捕,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
?? ??, ??, ???? ????? ?? ??? ???. ?? ?? ?? ?? ????? ?? ??? ???.
【近义词】恶有恶报
【反义词】善有善报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毙:仆倒。坏事干得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例〕~。别看他们现在得意洋洋,总有一天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提示】多作为引用语置于句首。含贬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xíngbùyìbìzìbì

主谓做多了坏事,必然自取灭亡。语出《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鲁迅《准风月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静静的等着别人的‘~’,礼也。”
△ 用于描写事物规律。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行:办,做。义:公正,合理。毙:倒下,死,灭亡。即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左传·隐公元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作恶多端者必自取灭亡。《左传·隐公元年》: ~,子姑待之。《乐田演义》三: 莫若俟其多行不义,势必自毙,然后再作图谋,未为晚也。臣等愿大王姑且勿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8: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