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多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多丽 多丽词牌名。又名《绿头鸭》、《陇头泉》等。相传多丽本妓名。后用为调名。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双调一百三十九字,上阕六平韵,下阕五平韵。仄韵双调一百四十字,例用入声韵。 ☚ 兰陵王 六丑 ☛ 多丽 多丽又名《绿头鸭》、《鸭头绿》、《陇头泉》、《跨金鸾》。见宋晁补之《晁氏琴趣外篇》及曹勋《松隐乐府》。《词律》卷二○、《词谱》卷三七录列此调。分平韵、仄韵两类,有数体。平韵者《词谱》以晁端礼“晚云收”一首为正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上片十四句六韵,下片十二句五韵。上片第五、第六两句七字句,下片第三、第四两句七字句,均作上三下四句法。仄韵者《词谱》列有两体,一体为曹勋“喜雨熏泛景”词,双调,一百四十字,上片十六句七韵,下片十三句六韵;一体为聂冠卿“想人生”词,双调,一百四十字,上片十四句六韵,下片十二句五韵。按,唐教坊曲有《绿头鸭》,与本调之别名相同,或即为本调乐曲本源。 ☚ 负心期 庄椿岁 ☛ 多丽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空留得、六桥疏柳,孤屿危亭。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蜻蜓。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见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和其它许多风景名胜一样,临安(今杭州市)、临安的西湖,是个让人生出复杂情怀的地方。它天姿绰约,山水形胜,叫人心醉神痴,以为仙境;它又歌舞遍地,人物风流,有多少才子佳人在这里系下柔肠?更因为它是有名的“偏安”之都,时时撩拨起人们尤其是诗人骚客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古今兴亡的感慨和沦落为奴的屈辱。特别是这后一点,几乎成了南宋以后西湖题材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张翥在这里生活时间很长,写下不少歌咏西湖的作品,这首《多丽》,很有代表性。 张翥《多丽》(晚山青)词意 词以“晚山青”起句,而后连下三句,层层铺开景物,紧扣起句。“云树冥冥”,是雾气笼罩下树木颜色阴暗的样子;“参差”是言树的高低不齐;“烟凝紫翠”,暮霭沉沉,与昏暗的树色融为一体,如凝滞了一般。这三句,正面写出“青”字,兼点“晚”字,至“斜阳画出南屏”,则“晚”字和“山”字,一齐托出,可谓照应有致,笔法细密。“南屏”即南屏山,在西湖边上。《淳祐临安志》谓其“怪石秀耸,松竹森茂,间以亭榭。中间一洞,崎岖直上,石壁高崖,若屏障然,故谓之南屏”。西湖四周,山峰颇多,诗人特点南屏,并非随意。“西湖十景”,南屏占了二景,一为“南屏晚钟”,一为“雷峰夕照”(雷峰为南屏支脉),这都和“晚”字密切相关。而且,也只有在“晚”的时候,南屏才愈见其佳妙。佳妙在何处?作者没再描绘下去,而以一个“画”字,引导读者自去想象。其实,又岂是“画”所能尽其美的?那悠扬不绝的钟声,是“画图难足”的。南屏之东,便是凤凰山,当年南宋的皇宫“大内”便在这里。诗人在这里不仅为我们画了一幅南屏日暮图卷,而且为我们创造了一片冥穆苍茫的氛围。诗人置身其中是不由得要心潮起伏的,他都想了些什么呢?“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馆娃”即西施,越王勾践为了灭吴,把她送给吴王夫差,吴王宠爱得没法儿,在姑苏灵岩山上为她建了一座宫。馆娃归,意味着吴国的灭亡。“吴台游鹿”,意味繁华已逝。铜仙,为捧露盘仙人(铜像),西汉孝武帝时之物。魏灭汉,魏明帝徙之入魏宫,据说仙人临载潸然泪下。“铜仙去”,意味着汉亡。“汉苑飞萤”,足见荒芜之久甚!当作者写此词时,南宋早已灭亡,昔日的歌舞繁华,如今只有废墟一片。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因而这两句用典,是十分贴切自然的。“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过去的事,越想越让人不能平静,还是不去想它。那么去“凭高”。站得高,望得远,却又容易引起乡思,于是飘零之感又阵阵袭来,这真是让人无可奈何了。干脆什么都不去想它,且尽眼前樽中酒吧。这三句在感情上有着转折:古代的兴亡荣辱都过去了,眼下的“飘零”也无非是为一些功名利禄,也是没意思的事,还是饮酒来得快活。既然存了这种心思,那爱梅仙人就格外让人羡慕了。“爱梅仙”,即指林逋,北宋时人,隐居西湖孤山,养鹤赏梅,不娶不仕,人称“梅妻鹤子”,孤山上有放鹤亭。和世俗的纷扰比起来,林逋可谓清净自在赛过神仙了。他可以一无罣碍地做着他的鹤梦。然而,仙人已去,唯有六桥疏柳、孤屿危亭可供留连而已。六桥为苏堤上的六座桥,其名为:映波,销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下片紧承上片结尾,先就“苏堤”着笔。苏堤即苏公堤,在西湖上,为苏东坡知杭州时所筑。“西泠”,在孤山西。周密《湖山胜概》:“西陵桥一名西林桥,又名西泠桥。”携妓载酒,历来被视为封建文人骚客的风流之举,西湖更是才子云集,佳人荟萃之所,这里有说不尽的文人和妓女的风流故事。“待苏堤”三句是写:等到苏堤上歌声散尽,为时当是夜深。但词人的情致正好,意兴正浓,他要携妓往西泠,更作欢乐。那里莲叶田田,荷花正深,一阵小雨,凉凉地打在荷叶上,象翡翠一般。一阵微风,软软地抚着蒲草,隐约可见蜻蜓款款相戏。云过去了,月亮出来了,秋水秋空,澄碧一片。这时划一叶扁舟,徜徉于荷花莲叶之间,听着那新编制的采菱曲,确乎为一种美妙的享受。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他们可谓找到了同样的去处。很明显,张词是在化用姜词的意境。这时,诗人向船外放眼望去,只见皓月之下,水天一片,不分涯际,唯远近两三点渔火,明灭着如同天上的星星。月光是多情的,为了给他们照亮,迟迟不肯越过前边水中的平地。 这首词以“晚山青”开头,触景兴情,融情入景,层层递进,前后照应。写景能摄取最具特征的景物,抒情则含蓄蕴藉。下片虽取境前人,却能自成新格。李佳《左庵词话》说张翥词“典雅温润,每阕首尾完善,词意兼美,允推元代一大家”。这首词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多丽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 夫婿出门在外,年轻的少妇寂寞难耐,夜半醒来,见花落泪,触景生情,倾听着远处高楼上的笛声和着风声雨声断续传来,回味着刚刚在梦里与丈夫一起亲亲爱爱的夫妻生活,更加激起了她对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丈夫犹如黄鹤一去,好长时间无音信,想必是在远方的楚云湘水间漂泊。路远天涯,行程难以确定,他何时才能回来与自己重温团圆之梦? 他就是那样的漂泊、漂泊…… 这就是这首词描写的情景。 起首 “问莺花”五句,描写了一幅风雨肆虐、长夜漫漫的凄凉景象,表达出了少妇的黯然心境。莺啼花放,春之景也。按说,春天的景色应该是美好的: 阳光明媚,鲜花竞放,百鸟争啼,万物复苏……但是,词人没有描写这些景象,他描写的春景是一片萧索的情景,是漫长夜里风雨吹打着楼阁的场面。这很符合人物的心情。春天带来了大自然的生机,也使女主人公的春心萌动,这就使她更加思念远行的丈夫了。王维的 《闺怨》 中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女主人公此时的黯然心情也就不难理解了。词人一开始就很高明地用春景引出了闺中少妇的春情,又用少妇对远行的丈夫的刻骨相思把春景写得一片萧索,更加衬托出了少妇的闺怨。前五句描出的是自然景物,接下来 “辟寒金”四句,女主人公直接出场。词人描写了女主人公夜半起床,用金簪重新把头发簪好,用灵犀角重又把帷幕镇好的情景,表现了女主人公夜深寂寞和对丈夫的刻骨相思。辟寒金,据 《述异记》 载: “三国时昆明国贡魏嗽金鸟,鸟形如雀色,常翱翔海上,吐金如粟。至冬此鸟即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李清照 《浣溪沙》 词有 “辟寒金小髻鬟松”句。灵犀镇一词,据 《南州异物志》 载: “犀有神异,表灵以角。”杜牧 《杜秋娘》诗有 “金盘犀镇帷”句。词中的灵犀镇,是说用灵犀镇好帷幕。“杏惜生红”六句是夜雨中萧杀春景的进一步描写,同时也借景物表达了人物的心情。这句是说美丽芬芳的杏花和桃花收起了它们竞放的花朵,只有淡黄色的杨柳在风雨的吹打下像珠箔一样在摇曳。“凭阑久”三句,是说主人公夜半起床,久久地倚阑而立,望着天际的远方,思念着心上人,只可惜春雁去尽,没有谁能为她带去给丈夫的情书。句中的 “锦字”,是指用锦织成的字,特指妻寄夫的书信。据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杜甫 《江月》诗有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句。 词的下片 “奈梦里”七句,是说主人公在梦里刚刚重温了往昔轻歌妙舞的良辰美景,梦醒后更感孤单无依、凄清无比。就在这时,远处高楼上几声羌笛又随风飘来,断续里似有 “梅花惊落”曲调,哀哀怨怨,凄凄惨惨,结合上面描写的风雨满楼阁,桃李未舒萼,有声有色,把主人公的念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的 “轻歌妙舞”,借指夫妻两人昔日恩爱欢乐的生活。“鸳带慵宽”三句描写了主人公自从丈夫远行后的懒散生活。无心打扮,懒得女工,即便是花容月貌,又是为了讨得谁的欢心呢?天晴之后,又能与谁一块踏青赏花、游山玩水,共享夫妻生活的快乐呢?接下来“料在楚云湘水”二句是写对远行的丈夫行程的想象和主人公盼望丈夫回到自己身边、望眼欲穿之情。“楚云湘水”,借指江南一带。“黄鹤”,喻一去不复返,借以表达对丈夫的怨恨。最后三句“天涯路,计程难定,长恁漂泊”,既有对漂泊旅途的丈夫久未还家的理解,又说明了自己难以确切地估算丈夫的归期。 这首词把主人公的凄清寂寞之情与雨夜的萧索景象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塑造出了一个闺中怨妇的逼真形象。这种手法自古至今一直是这类词作的一大特色。不同的是,描写闺怨、离愁之类的词作大都是用秋天的萧索景象来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借以抒发人物的相思离愁之情,而这首词作却别具一格,把春景写得一片萧杀,异曲同工,同样达到了目的。这是这篇词作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 多丽 多丽词牌名。又名多丽曲、跨金鸾、绿头鸭、鸭头绿、陇头泉。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多丽,张均妓名多丽,善琵琶,词采以名”。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 贺新郎 六丑 ☛ 多丽 多丽词牌名。又名《多丽曲》、《跨金鸾》、《绿头鸭》、《鸭头绿》、《陇头泉》。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多丽》,张均妓名多丽,善琵琶,词采以名。”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 贺新郎 六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