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九五八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九五八年 1.8 贵州省民族出版社在贵阳成立。 (《贵州日报》58.1.9.❸ ) 1.10 全国政协举行报告会,由政协主席周恩来作当前文字改革任务的报告。报告指出:汉语拼音方案可以作为各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 (《人民日报》58.1.11.❶ ;1.13.❷ ) 1.14 广西省第一次用僮(壮)文编印的《僮族民歌》出版发行。 (《光明日报》58.1.14.❸ ) 1.20 广西省人委决定:公布僮(壮)文方案。 (《广西日报》58.1.22.❸ ) 1.22 《广西日报》就公布僮(壮)文方案的决定发表社论:《欢呼僮文方案公布》。 (《广西日报》58.1.22.❶ ) 1.25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五指山报》创刊。 (《南方日报》58.1.29.❸ ) 1.28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朝鲜文译本出版发行。 (《光明日报》58.1.28.❸ ) 2.25 云南省人民广播电台为边疆七十多万少数民族举办定期民族语言广播节目。同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二十四个有线广播站和五百六十一个收音站。 (《人民日报》58.2.25.❼ ) 3.19 内蒙古自治区人委第三十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停止新蒙文,继续大力学习与使用旧蒙文的决定》和蒙古文字改革委员会改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的决议。 (《内蒙古日报》58.3.25.❶ ) 3.28-4.16 科学院和中央民委联合召开第二次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会议听取了包尔汉作的《两年来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成就和今后工作的意见》的报告。报告指出:几年来,在国家的帮助下,我国有十二个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了文字。这十二个少数民族是:僮(壮)、布依、苗、彝、黎、纳西、傈僳、景颇、哈尼、拉祜、佧佤(佤)和傣族。至此,连同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在内,全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已有二十四个民族有了文字。会议总结了几年来的工作,确定了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原则,并制定出民族语文工作的规划。 (《人民日报》58.4.19.❶ ) 4.1 云南省民族出版社在昆明成立。 (《光明日报》58.4.10.❸ ) 4.19 《人民日报》就第二次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发表社论:《少数民族语文需要改进》。 (《人民日报》58.4.19.❶ ) 5.5 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一九五八年的工作,确定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蒙古语文的任务。 (《内蒙古日报》58.5.9.❸ ) 6.17 新疆语言文字研究委员会召开研究人员会议,确定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民族设计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初步草案),提前交有关人士讨论,征集意见。 (《新疆日报》58.6.17.❶ ) 7.31 青海省第一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的《青海画报》在西宁创刊。 (《青海日报》58.8.2.❸ ) 8.1 《宁夏日报》创刊(注:原宁夏省一九五四年七月与甘肃省合并)。 (《宁夏日报》58.8.1.❶ )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机关刊物——《星火》月刊创刊。 (《宁夏日报》58.8.1.❶ ) 8.20 广西僮(壮)族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思想解放》创刊。 (《广西日报》58.8.20.❶ ) 8.28中央民委委托贵州省人委在贵阳召开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通过了侗族新文字方案。 (《人民日报》58.8.28.❼ ) 9.4 《民族研究》月刊创刊。 (《光明日报》58.9.4.❻ ) 10.4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广播电台开办汉语和朝鲜语学习广播讲座。 (《人民日报》58.10.4.❻ ) 10.22 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完成了《民族区域自治》、《藏族史料》、《民族研究工作的跃进》和《民族史译文集》的编辑工作。 (《人民日报》58.10.22.❸ ) 11.3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开设蒙语广播节目。 (《新疆日报》58.11.4.❸ ) 12.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新疆红旗》半月刊,分别用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三种文字创刊发行。 (《人民日报》58.12.23.❻ ) 12.22 文化部、教育部、中央民委联合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出版工作会议。会议听取讨论了钱俊瑞、陈曾固、汪锋、萨空了作的有关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出版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总结检查了民族出版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今后民族出版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人民日报》58.12.23.❻ ) 12.24 中央民委召集有关部门开会,讨论确定编辑出版《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各民族的《简史》和《简志》三套丛书。 (《人民日报》58.12.24.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