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丐尊从绚烂转向平淡 怀念夏丐尊先生 忆夏丐尊先生 深深的友情 | 唐 弢 钱君匋 夏 衍 夏弘福 | 人民日报1986年5月27日 文汇报1986年6月11日 浙江日报1986年6月11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6月13日 | 捧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归去——怀念祖 父夏丐尊 | 夏弘宇 | 解放日报1986年6月15日 | “期文化之交互”——记夏丐尊先生和内山完造 先生 | 叶至善 | 人民日报1986年6月16日 | 白马湖畔一布衣——纪念夏丐尊先生 文坛两挚友——叶圣陶与夏丐尊 怀念夏丐尊 白马湖寻踪 长者丐翁 夏丐尊先生精神永在 “平屋”的主人——怀念夏丐尊先生 从编字典看夏丐尊先生的为人 文化战线的老战士——夏丐尊 | 秋 华 夏弘宁 楼适夷 汪国泰 柯 灵等 志 坤 顾志坤 周振甫 | 人民政协报1986年6月24日 文汇报1991年11月13日 出版史料1985年4期 野草1986年2期 野草1986年2期 野草1986年2期 西湖1986年4期 辞书研究1986年4期 学习与思考1986年8期 | 从事编辑工作的教育家——记夏丐尊先生 纪念夏师丐尊 夏丐尊年表 | 叶至善 黄 源 欧阳文彬 | 出版史料1987年1期 出版史料1987年1期 出版史料1987年1期 |
知情人谈李叔同出家——李叔同出家和我有关 现代文章学奠基人之一——夏丐尊 论夏丐尊语文教学改革的思想 我记忆中的夏丐尊先生 | 夏丐尊 魏 杰 俞越龙 欧阳文彬 | 文教资料1988年3期 殷都学刊1988年4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1期 上海研究论丛1990年5辑 |
夏丐尊1886——1946原名鑄,字勉旃,浙江上虞人,1886年 (清光緒十二年) 生。1901年考取秀才。1902年起,在上海中西書院、浙江紹興府學堂讀書。1904年東渡日本留學,入宏文書院未畢業,又轉東京高等工業學堂。1907年回國。1909年任浙江省兩級師範學堂通譯助教,並为日本教員中桐確太郎作翻譯。其後學堂改为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国文教員,与校長經亨頤先後加入南社。1919年与沈仲九等编輯浙江教育會刊物《教育潮》;同年被排擠離校。旋應湖南省第一師範之聘在長沙任教。1922年回家鄉,在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任教。1924年兼任寧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學国文教員。1925年3月,与朱自清等在上海發起立達學會,創辦立達學園,發刊《立達季刊》及《一般》月刊,並應聘任上海暨南大學教授兼中國文學系主任。1926年起,專任開明書店编輯所長。1936年6月,當選为中國文藝家協會理事、主席。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任上海《救亡日報》编委。上海淪陷後,除替開明書店编辑字典外,並在私立南屏女子中學教國文。1943年12月,被日本憲兵司令部逮捕,經日人内山完造等營救,於25日獲釋。1945年11月,被選为中華全國文藝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1946年4月23日在上海病逝。終年60歲。著有《平屋雜文》、《文章作法》 (與人合著)、《現代世界文學大綱》、《文心》 (與葉聖陶合著) 等。譯有《愛的教育》和《近代日本小說集》等。 夏丐尊 夏丐尊1886—1946Xia Mianzun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1901年15岁时中秀才。1903年入绍兴府学堂读书。1905年赴日本留学,三年后归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改名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员。“五四”运动时,他与刚从日本归来在浙江一师任教的陈望道以及刘大白、李次九都支持新文化运动,革新语文教育,被称为一师的“四大金刚”,受到当局注意。1920年以后,他历任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上虞私立春晖中学、上海私立南屏女子中学教职。又在上海创办立达学园,并任开明书店编辑主任数十年,创办《中学生》、《新少年》、《十月》等多种刊物,对我国的文学和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曾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如《你须知道你自己》、《受教材与受教育》、《“自学”和“自己教育”》等文章,对中学生读者给予了亲切、恳诚的劝告。1934年他与叶圣陶合著了读写故事《文心》,以小说体裁写出“国文的全部知识”:读法与写法、教法与学法。1935年出版与叶圣陶合编的《初中国文教学自修用〈国文百八课〉》,共八册,被誉为30年代“颇具特色”的国文教科书。1938年,他编辑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等书。1939年发起组织了中国语文教育学会。他非常注重研析字义和词类性质、作文法则等,著有《文章作法》、《双声词语的构成方式》。 ☚ 梁启超 陈望道 ☛ 夏丐尊 夏丐尊1886—1946Xiagaizun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后改名丐尊,中国近代教育家。浙江上虞县嵩原厦乡人清末秀才,19岁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27年, 任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不久任开明书店编辑所长。1930年起, 任 《中学生》、《新少年》、《日报》社长。中国文艺家协会主席。抗日战争暴发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参加抗日救亡会。1943年遭日军逮捕, 营救获释,1946年4月23日在上海病逝。著作编有 《夏丐尊文集》。 其主要教育思想是教育学生在想象、判断、记忆、思考、忍耐、鉴赏、健康、道德、读书、发表、社交等方面培养能力。认为教育是能力给予的设计,学校是为施行这种设计而制造的人为的环境,他告诉青少年,人生最宝贵的是悦乐,活泼的进取精神,要养成自学和自我教育的好学风,他认为教育源于爱,教育施爱,学生被爱,在无尽的爱的诱导中,学生才能形成独立而有理想的人格,谦卑忘己,爱国爱家,他凡事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 董必武 李大钊 ☛ 夏丐尊 夏丐尊夏丐尊(1896—1946),著名教育家。原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小名钊,浙江上虞人。1901年中秀才,1905年留学日本,次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07年因负债累累,辍学回国。 1908年,应沈钧儒之邀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通译助教,曾与鲁迅共事,来往甚密。1913年学校改称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不满于原有国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毛遂自荐当了国文教员。他的教学注重读、听、写并举,要求学生作文须言之有物,不说假话,不作无病呻吟,避免用陈腔滥调,一改旧状、大有长进。1919年,他与教员陈望道等人站在新文化运动前,被誉为浙一师“四大金钢”,引浙江当局关注。1920年因“木瓜之役”激起风潮,被迫离校,应聘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教国文,曾与毛泽东、周谷城等共事。1921年,回家乡上虞县春晖中学任教,与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把春晖中学办成了学习的乐园,传为美谈。1927年,应邀任上海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大革命失败后,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行径,愤然辞职,回乡从事翻译研究工作。1929年,译著 《爱的教育》 和 《续爱的教育》 先后出版发行,风行一时。 1931年1月,夏丐尊主编 《中学生》杂志创刊,次年,杂志的主编由叶圣陶担任,他为杂志社社长。两人亲密合作,广开言路,广交朋友,使 《中学生》 成了广大师生的良师益友。这期间,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在 《你须知道自己》 中,他认为学习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倘若只为谋取一种资格,将来“靠文凭吃饭”,这是固袭封建的劣根性。他希望青年人追随时代潮流而前进,为广大的人求幸福。《受教材与受教育》 中,他指出:所谓教育,就是能力的给与设计,学校就是为施行这种设计而特造的人为环境。他认为,学习课本或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固然需要,但如果仅仅满足于此,那只能算是受教材,谈不上受教育。他还教导因种种原因失学的孩子,坚定地走“自学”和“自己教育”的路,求得真才实学,这样就能越过“一张文凭”的关卡,得到社会的爱护和尊敬。 1933年,夏丐尊与叶圣陶发起,创办了上海市私立开明函授学校,兼任校长,并聘请了陈望道、陶希圣、林语堂、胡愈元、茅盾、周建人等一大批名家担任讲师和顾问。经努力,一大批高质量教材相继出版。其中有:1934年,他与叶圣陶合著读写故事 《文心》; 与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合著的 《开明国文讲议》;1935年,与叶圣陶合著的 《国文八百课》; 1938年与叶圣陶合著的 《阅读与写作》、《文章与讲话》 等。其中,《国文八百课》 被誉为30年代“颇具特色”的国文教科书,《文心》 几乎成为中学生的必读书。1938年,夏丐尊应邀到上海南屏女中教国文。次年,与傅泽华等发起组织中国语文教育学会。1945年11月,中华全国文艺家协会上海分会成立,他被当选为理事。1946年4月23日与世长辞。夏丐尊一生著述颇丰,有3卷本 《夏丐尊文集》 等。 ☚ 钱穆 皮亚杰 ☛ 00002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