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复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复社 复社明末文学团体。由“应社”、“复社”及其它江南文社合并而成。因主张“兴复古学”,故名。张溥、张采为其创始人和领袖。规模甚大, “春秋之集,衣冠盈路”。文学上虽维护前后七子复古主张,但强调古学为现实服务,与拟古主义颇有不同。作品多能反映现实,讽刺时事,以气节相尚。由于在政治上主张抗清,于顺治九年被清政府取缔。 ☚ 几社 神韵说诗派 ☛ 复社 复社明末的一个文社组织。崇祯二年(1629)成立于吴江(今属江苏),系由云间幾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昆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江南应社及黄州质社等许多小社集合而成,规模之大,联系群众之广,为历史上所少见。据史料记载,该社春社集会时,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复社”的主要领导人是有“娄东二张”之称的张溥、张采,主要成员有黄宗羲、陈贞慧、吴应箕、陈子龙、孙临、杨廷枢等人。此社的宗旨是“期与四方文士,共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明眉史氏《复社纪略》)。表面看,“复社”只是一个文化团体,其主要任务是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实际上这个文社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该社的出现是东林党同阉党斗争的继续,其成员多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复社”成员在文学方面受前后七子的影响,主张复古,但他们身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特别尖锐的时代,又大都积极参加了实际的政治斗争,所以他们所主张的“复古”,实际是要求古为今用,古学要为现实服务。他们的一些作品,能较注意反映社会生活,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复社成员的“复古”实与前后七子的拟古有很大区别,又与公安派、竟陵派的空疏文风有明显的不同。复社里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学家,在诗歌方面有较高成就的是吴伟业、陈子龙等人,他们的作品慷慨激昂,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艺术上凝炼深沉,别具一格;散文方面有较高成就的是张溥、黄淳耀、侯方域等,均各具特色。复社成员与魏忠贤馀党马士英等人以及清统治者进行过长期斗争,或者被害身亡,或者抗清赴难,一直到清顺治九年(1652),复社才被迫解散。 ☚ 苕溪五隐 幾社 ☛ 复社fùshè〈动〉恢复建立原已存在的社团。 复社不公开的进步出版机构。1937年冬在沦陷的上海成立。胡愈之作为发起人,联络许广平、周建人、张宗麟、郑振铎、王任叔、冯宾符、吴耀宗、陈明等20人,每人出资50元作为开办资金。张宗麟任经理。该社最早编辑出版《鲁迅全集》(20卷本),“六百余万言之全集,竟得于三个月中短期完成,实开中国出版界之奇迹……”。该社出版的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的《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和造谣污蔑,在读书界引起震动,上海各大学、中学组织读书会,暗中传阅此书。该社还重印发行一批马列著作。1941年12月日军进占上海租界,该社停办。 复社 429 复社明末文学团体。崇祯二年成立于江苏吴江,由张溥、张采(号娄东二张)发起,是由江南应社、云间几社等十几个文学社团联合而成,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此得名。文学上受前、后七子影响颇深,“志于尊经复古”,但由于时代动荡,较注重反映现实,在文学、经学上都有一定成就。而且,该社富于政治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故规模很大,“从之游者几万余人”,声势遍及海内。 ☚ 几社 宣南诗社 ☛ 复社 复社fushe明末文社。崇祯二年成立于吴江(今属江苏),系由云间幾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崑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主要领导人是太仓张溥和张采。 ☚ 竟陵派 幾社 ☛ 复社 复社参见“明代文社”。 ☚ 明代文社 几社 ☛ 复社 复社明末文学团体。以张溥、张采为首,崇祯六年成立于江苏苏州。《明史·张溥传》:“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日复社。”文学主张复古,推崇七子,后因民族矛盾使作家改变作风,主张改良,“务为有用”。陈子龙为诗歌代表,张溥为散文代表。顺治九年(1652) 复社被迫解散。 ☚ 几社 章罗陈艾 ☛ 复社 复社明末政治结社、文学团体。崇祯六年(1633)由张溥、张采首倡,成立于江苏苏州。因志在“复古学”,故名“复社”。主要成员尚有黄宗羲、陈贞慧、吴应箕、陈子龙、杨廷枢等。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抨击权奸。南明时屡受马士英、阮大铖迫害,清初又遭严禁,顺治九年(1652)解散。在文学方面,早年受前、后七子影响,虽主张“务为有用”,然作品多有复古拟古之风与摹拟雕琢之习。后有所改变,作品多产生于现实斗争中,富忧国忧民之情与慷慨激昂之气。陈于龙之诗,张溥之文,为复社文学代表。 ☚ 竟陵派 清代文学 ☛ 复社fu SheRestoration Society (a famous writing society co-founded by Zhang Pu and Zhang Cai at late the Ming Dynasty) 复社明末江南士大夫组织的政治团体。由庶吉士张溥,知县张采合并江南若干文社所创立,史称“接武东林”。组织过三次大会:崇祯二年(1629)的尹山大会,三年的金陵大会,五年的虎丘大会。其中虎丘大会之盛况,为明代所仅有。复社原本太仓等七郡人物之组织,其后由江南蔓延到江西、福建、湖广、贵州、山东、山西各省。据吴应箕《复社姓氏录》载,著录者达二千零二十五人。南明弘光时,曾受马士英、阮大铖打击。清军南下,复社成员吴应箕、陈子龙等参加抗清,壮烈牺牲者不少。顺治九年(1652),复社被清政府下令取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