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复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复

重复

复(复沓;复重) 袭 覆 层 骈傍 骈复
重复,多余:眉下添眉
繁复,重复:猥复
频繁,重复:
因袭重复:叠矩重规 重规叠矩 重规袭矩 重规迭矩 重规累矩 重规沓矩
累赘重复:赘复 冗复
来回重复:反复 周复 往复 翻转 翻覆 颠来倒去 倒去颠来 翻来转去
反复多次:屡次
一次又一次:颠倒 翻来覆去 翻来复去番来覆去 覆去番来 反来覆去 覆去翻来
反反复复,翻来覆去:左来右去
多次重复:返来复去 重三叠四
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来回来去
不必要的重复:床上安床 床上叠床 床上施床 床下安床
(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重复)

另见:出现 做事 次数 多余

☚ 兴起   产生 ☛
复沓

复沓futa

有意反复描写某一言语、动作或事件,以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现实生活的发展不是按直线进行的,它是波浪式、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创作中的复沓手法,就是对这一发展规律的概括和表现。
复沓强调不变中的变动,重复中的变化,它在表面静止的重返往复中,有节奏、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让矛盾冲突得到充分反映,推动情节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刘玄德三顾茅庐、孔明三气周公瑾、诸葛亮七擒孟获等,都是运用了复沓的手法。这些在情节上的复沓回旋,把人物、事件和冲突有机而和谐地联结在一起,有节奏、有层次地反复推进,曲折紧张,变化多端,深刻而自然地揭示了主题思想。从结构上看,复沓的效果十分明显。它用大体类似的结构标明了文章的层次,造成前后呼应,让读者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因而易于掌握住全文的脉络。适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的条理清楚,便于理解和记忆。复沓也是抒发情感的一种好方法。如魏巍的《写在凯歌声里》,为表达出祖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表达出战士胜利归来的豪情,作者一再使用了“你们回来了,同志们!”情感炽烈,心意深重,在反复的咏叹中,将感情层层推进。
运用复沓要注意:重复,不是呆板无变化。一般文章的句式、情节不宜有重复,若着意反常规,使用复沓手法,应力求其变,力写其异,让人读起来不觉得单调、罗嗦,而是别有意味。

☚ 回环   层递 ☛
复沓

复沓Futa

有意反复描写某一言语、动作或事件,以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并使情节呈上升发展的趋势。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便有许多成功地使用复沓的范例。如《摽有梅》,三段中分别复沓为 “摽有梅, 其实七兮”、“摽有梅, 其实三兮”、“摽有梅,顷筐塈之”,表达了一位坦率地表白心迹的姑娘,对能获得真正爱情的热切盼望。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刘玄德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七擒孟获等,也都运用了复沓的手法,把人物、事件和冲突有机而和谐地联结在一起,有节奏、有层次地反复推进,曲折紧张、变化多端,使矛盾冲突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深刻自然地表达主题。复沓强调的是不变中的变动,重复中的发展。因此使用复沓,一定要着意表现变化、突现变化,使读者在重复中领略情节的发展、感情的推进。

☚ 含蓄   排比 ☛
复沓

复沓

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技法,故意以词语或文句的重复来加强讲话语气,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或烘托艺术氛围等。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史记渊妙处”条以史书为例介绍了这一手法。《史记·魏世家》中魏公子无忌与王论韩事曰:“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连用五个“魏”字,揭示了当时韩魏之间的利害关系、客观情势以及魏公子无忌对此的主观把握。后代散文多用此法。

☚ 相形   复指 ☛
000050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