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剧社
它的前身是1925年复旦大学学生卞凤年、袁仁伦、马彦祥等组织的复旦新剧社。翌年该剧社聘请洪深教授领导后改为现名。洪深把复旦剧社作为实践他的戏剧思想的地方,组织剧社成功地演出了一系列反映社会、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中外名剧,如《女店主》 (意大利哥尔多尼著)、《寄生草》等,受到社会的瞩目。1930年7月,剧社在上海中央大戏院演出洪深导演的五幕浪漫主义戏剧《西哈诺》 (法国罗斯丹著),更是蜚声剧坛。抗战期间,剧社随学校西迁重庆,胜利后复员上海。新中国建立后,剧社曾聘请黄佐临、杨村彬任指导,继续开展演出活动。建社六十多年来,先后参加剧社活动的师生约计数百人,在校内外演出《西哈诺》、《赵阎王》、《结婚进行曲》、《于无声处》、《炮兵司令的儿子》等数十出剧目。是中国话剧史上活动时间最长,在国内外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学校业余剧团。它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