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子1. 厚而大的一整块木头或石块、铁块等。如“剁肉墩子”。2. 量词,用于重叠起来很厚的纸张、布块等薄的东西,一般为方形。 墩子五6978①名木枕头。胶辽官话。山东长岛〖 〗。②名草编的圆柱形的物具,作用相当小板凳。胶辽官话。山东荣成〖 〗。③名砧板。中原官话。安徽阜阳〖 〗。④名高出地面的土堆。⑴江淮官话。湖北红安〖 〗。⑵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四川邛崃〖 〗。⑶闽语。福建光泽〖 〗。⑤名柱下石。⑴吴语。江苏丹阳。⑵西南官话。广西桂林〖 〗。⑥名台阶。客话。江西瑞金〖 〗。⑦量捆。晋语。山西忻州〖 〗。一~粉条子。⑧量当地豆腐用槽做,一槽有四至五墩子。晋语。山西岚县〖 〗。   墩子〈隐〉四川饮食业指负责食品精加工和半成品组配的人。原指砧板。 墩子dūnzi❶指某些大块的石头、木头等 △ 石~|门~。 ❷用钢筋和水泥等筑成的座儿 △ 桥~|隔离~。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炊食部 > 炊具 > 墩子 墩子 dūnzi 指横截樹幹所得片狀菜板,俗稱“菜墩子”。《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九回:“要這塊木頭墩子作甚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