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墨菲人格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墨菲人格理论

墨菲人格理论mofei renge lilun

由美国心理学家G·墨菲于1947年在他的巨著《人格:一种对其起源及结构的生物社会探索》一书中提出。他批评情境论,主张场论。在个性问题上,他首先明确了个性一词的涵义,认为个性不仅研究个别差异,还应研究个性的一般规律。按复杂程度不同,对个性可有三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定义:
❶个性是可区别的个体,能从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加以明确规定;
❷个性是有结构的整体,能从它自己特有的结构属性加以规定;
❸个性是有机体——环境场,场的每一方面与其他每一方面处于动态关系之中。个性研究十分错综复杂, 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个体是一个有机体,在遗传可能性个体生长基础上, 各种动力性有机特质逐渐形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其次,个体通过学习凭借拓通的条件作用,扩充到符号和价值界,建立起各种条件反射层次,逐渐形成为一个行为系统。另外, 个体作为一个知觉者,借着认知过程,通过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逐渐形成为一个认知、情感系统。再有,个体对自己反观,在有意活动中,同时也受无意识的影响,逐渐在生活中形成为一个自我系统。最后, 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在有机的、行为的、认知的、潜意识的系统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个性结构——生物社会统一体。在这个动力整体中,各种特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的说来,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特殊文化历史发展的反映。墨菲主张场论,认为个性是一个有机体——环境事件双向流动连续体,是一个统一的场。在不同社会文化中,个性随不同的社会文化情境而变化。墨菲在美国以“创造性地综合各派的论据和观点”著称,虽然他在个性问题上持一种“折衷”观点,但对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阐述是有合理成分的。

☚ 奥尔波特人格理论   罗萨克人格分层理论 ☛
墨菲人格理论

墨菲人格理论Murphy’s personalitytheory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墨菲(Gardner Murphy)提出的人格理论。他认为“穿通作用”(canalization)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并可用以说明人格的形成过程。所谓穿通作用是指满足需要的手段、对象或方式与需要满足间形成一种特别的、牢固的联系。当这种联系牢固形成时,原有的满足需要的手段、对象、方式等就成了一种新的需要,而不再只是一种手段或对象。如定期的饮食、照料本来只是满足儿童生理需要的手段和方式,而随着联系的巩固它就转变成了儿童对爱抚的需要。墨菲认为, 由于需要的不断扩展,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人格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 莫里斯类型论   默里人格理论 ☛
墨菲人格理论

墨菲人格理论Murphy's personality theory

亦称“生物-社会人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墨菲提出的人格理论。主张人格是有机体与环境事件双向流动的连续体,是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一个统一的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在机体、行为、认知、无意识系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墨菲称之为“生物社会统一体”。人格的改变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

☚ 勒温人格理论   社会认知论 ☛
墨菲人格理论

墨菲人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墨菲提出。认为人格是社会生物统一体,不能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割离。他从社会心理学出发,综合心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提出“生物社会的人格理论”。主要观点有: (1) 我向思考,满足于自身需要的认知过程倾向;(2) 疏通作用,需要或动机与使之得到满足的手段或对象间形成联系;(3) 三方面发展,所有现实都倾向于朝完整的结构性的现实发展;(4) 反馈,提供关于事实的外界信息,摆脱我向思考的自欺性;(5) 场理论,人格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环境场。

☚ 罗萨克人格分层理论   默里人格理论 ☛
000014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