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墨池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墨池编

墨池编

书学论著汇编。北宋朱长文编。共二十卷(明代以后并作六卷)。辑录前人著述,范围较广,分为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等八门,开分类论书之先河。篇中编者附论考核作品得失,见解较为正确。其中《续书断》一篇为作者著作,仿唐张怀瓘《书断》体例,将唐、宋时期书家,按上、中、下(神、妙、能)三品,一一评论。为研究书学的重要著作。

☚ 书述   书史 ☛

《墨池编》

 书法论著。二十卷。北宋朱长文编辑。该书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等八门,系仿《法书要录》之例,辑录前人所著而成。每卷或每篇未时有评论,考核得失,间附己见,颇为精辟。因采辑甚博,前人佚文,每每借以保存。有关书法的文献选辑此前已有,但给书法分类则由其始。是书虽以采辑前人著作为主,但第九、十卷即为其自撰。本书刊行后影响颇大,明以后合并其为六卷。
墨池编

墨池编

书法论著汇编。六卷。北宋朱长文编撰。朱长文(1039—1098),字伯原,自号灊溪隐夫。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未冠举进士,著书不仕,名动京师。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元符初卒。著有《吴郡图经续记》、《琴台志》、《乐圃馀稿》和《墨池编》等。
《墨池编》原为二十卷,明以后并作六卷。论述书学之源流,分字学一类,笔法二类,杂议二类,品藻五类,赞述三类,宝藏三类,碑刻二类,器用二类,共八门二十类。采辑前人论著,依类汇编,搜罗资料较张彦远的《法书要录》更广,凡笔法之奥秘,各家之品评,以及历代古碑、文房四宝等,莫不兼而备之。每卷末或篇末附加评论,对前代遗文,考析得失,间附己见。书法之论有门类之分,迨自此编而始。
《墨池编》主要是作者对历代书学论文之汇编,《四库全书》谓其“皆引古人成书而编类之”,其实并不尽然。其中“品藻”门(第九卷、第十卷)的《续书断》一文,则是作者本人的论著。此文仿唐张怀瓘《书断》的体例,继把唐、宋各期的书家,如颜真卿、张长史、李阳冰等三人;唐太宗、虞世南、欧阳询等十六人;唐高宗、玄宗、顺宗等六十六人(附下九人),分别按上、中、下(神、妙、能)三品之分,逐一加以评析,以补《书断》之不足。其主要功绩在于对书法特点、变迁和功能的详加阐述。如作者将书学与德学交相并论,认为“夫书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论及书学渊源云:“自秦变六体,汉兴有章草,英儒承承,故不得废,寝兴于西京、曹魏之际,而极盛于晋、宋、隋、唐之间,穷精殚妙,变态百出,无以尚矣。”所评前代各家实践之得失,亦极为切要,如“神品”中介绍颜真卿书法云:“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也……自秦行篆籀,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谨严,魏晋而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惟公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皆富有见地。此外,“碑刻”门(第十七卷、第十八卷)和“器用”门(第十九卷、第二十卷)等两大部分,也是作者所撰。
此书条分缕析,论断精到,亦为其重要特色之一,如在“宝藏”门中摘取欧阳修《集古录》,议及论书之文专成一编,比较得体;如对前人碑帖、金石诸书的论证,尽取各本,悉加厘订,颇为精切。又如在“鉴赏”门中将有关拓本新旧及真赝之辨别,又各为一类;专论书学者又为一类,别编一书或一目,以加区分,是知此书率先在书学论著中别开分类之体例。全书屡经刊行,将卷帙合并,《四库全书》在收入时,一仍并后卷数。而作者对历代遗文考评之所获,及首创分类论述的体例和方法,均属书学史上的重大贡献,并可作为研究古代书学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传世有明隆庆中四明薛晨刊本、明万历李自成刊本、清康熙甲午朱氏刊本、雍正刊二十卷本和《四库全书》本等,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则选录其中的《续书断》一文,以广流传。

☚ 书述   论书 ☛

墨池编

书学论著汇编。北宋朱广文著。二十卷,明以后并为六卷。以引古人成书,分类编排为其要旨。书学部分分为八门: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篇末附评论,品评书家之得失。收集广博,但也杂有伪作。

墨池编

六卷。北宋朱长文(生卒年不详)撰。朱长文,里贯不详。朱长文还著有 《吴郡图经续记》、《续书断》等书。是编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而博采前人之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其中“字学”与“笔法”之一为卷一; “笔法”之二,“杂议”之一、二,及“品藻”之一为卷二;“品藻”之二、三、四、五为卷三;“赞述”之一、二、三及“宝藏”之一为卷四; “宝藏”之二、三为卷五;“碑刻”之一、二及 “器用”之一、二为卷六。原作十二卷(亦有二十卷说),盖明以后合并内容形成的。“字学门”收录自汉至宋论书体之文章十八篇。“笔法门”收录自秦之李斯至唐之徐浩论书法、笔法等文章十九篇及叙述具体执笔法、用笔法、结字法等文章六篇,凡二十五篇。“杂议”两部分收录自汉至宋之书法漫议凡二十九篇。“品藻门”分五部分,其一收《梁武帝书评》、《梁庾肩吾书评并略论》及《唐李嗣真〈后画品〉》三篇论著;其二、其三收录唐张怀瓘之《书断》上、中、下三部分;其四、其五收录灊溪之《续书断》上、下两卷及序,凡收书法品评之专著五部。“赞述门”三部分,其一收录包括窦息《述书赋》(上)在内的长短文共九篇,其中“晋索靖书势”与“晋刘邵飞白书势”疑朱氏自撰;其二录《述书赋》(下);其三俱收唐、宋之文共十八篇,文章与论著凡二十七篇 (部)。“宝藏门”亦三部分,其一收十篇唐代文章,尽记当代之收藏;其二收“唐张彦远释二王记札”一篇;其三收“宋欧阳修集古录目序及其跋”,包括七十一则,始自“周穆王刻石”终至“南唐徐铉双溪院记”的古代书法集录。“碑刻”两部分,其一收录自周至唐各种碑刻共七百七十一处,其中仅唐代就高达六百处之多;其二收录“宫宇题记”、“山水碑铭”、“名人题名”、“传模古人”等约二百九十三处;其后所列“宋碑”、“元碑”、“国碑”,盖明万历年间重刻时增益。“器用” 两部分,其一为“笔”和 “砚”,其二为“纸”和“墨”,此门乃朱长文编纂集录而成。十二卷之说即前五门成十卷,“器物门”自叙编辑为两卷。《墨池编》俱录前贤要著,在每篇及每卷末皆有精要点评,考核得失,个中己见,俱极敏锐之思。是书搜集广博,胜于张彦远之《法书要录》,为后世书法所宗、书家所评提供了广泛而全面的理论依据,是我国艺术史上重要的书法论著。是编有明隆庆中四明薛晨刊本,明万历李时成刊本,康熙甲午朱氏刊本、汲古阁有旧钞本、雍正刊二十卷本、《四库全书》本。

《墨池编》mo chi bian

Ink Pool Collection→朱长文 (Zhu Changw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