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墨子辞典︱凡例 凡例 一、本辞典是一部专书辞典,供阅读和研究《墨子》及研究先秦词汇、语法参考使用。 二、本辞典所据文字以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吴毓江的《墨子校注》为底本。 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墨子引得》所附原文,即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以及《四部丛刊》影印的明嘉靖癸丑刊本。 三、本辞典收入《墨子》一书中所用字2000余个,复音词、固定词组及凝固结构约1200余个(包括人名、地名、书名、篇名等)。 四、《墨子》一书,有其用字特点。作为专书辞典,为能考察其用字现象,对古体字、某些异体字及繁简字(汉字简化以前是几个不同的字,现在简化为同一个字)也单列字头。如“修”与“脩”、“其”与“亓”、“斗”与“��”、“于”与“於”等。 若不至相混,则径用简化字。 如《墨子》书中只有“醜”而无“丑”,字头列“丑”。 五、单列字头后见××页者,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字为通假字。 如“罢”,常见读音为“ba”收在3页下,但在238页“pi”下重出字头,释其通假义。(若非常见读音或习用通假字,则不重出字头。如“鞼”通“”。)二是该字为多音字。如“重”收在38页 “chong” 下,但在487页“zhong”下重出字头释义。 六、单字有几个读音的,分别注音。 单字下复音词第一字的不同读音,按单字注音的次序也相应地加以注明。 如【其次】(属第一音读,本字后不注“1”字。)【其2年】(属第二音读,加注“2”字)。 七、有的词凝固还不够紧密,处于可分可合阶段,为考察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过程,也酌情收入。 八、复音词列在该字头后,同字头的复音词不止一个时,依下一个字的笔画多少排列。 九、词的义项的确定主要依靠在《墨子》中的全部语言材料,同时参考前人注释及同时代的其他文献。 义项的分合原则上从细。 十、释义一般采用古今词对译的方式,释义中不避本字。 十一、量词与虚词标明词类。虚词意义有等同于现代汉语词义的,用现代汉语词义训释,否则仅说明用法。 十二、例句一般不超过三个,如例句多者,往往是用法不同,须多举数例说明。例如:“攻”字第一义。①进攻,攻打。 (78次)“今~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非攻中)“国与国不相~,家与家不相乱。”(兼爱上)“公输盘之~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馀。”(公输)“所~者不利,而~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公孟)第一例:“攻”接一般宾语与代词宾语。 第二例:“攻”受副词修饰,且未接宾语。第三例:“攻”用作修饰语。 第四例:“攻”与“所”或“者”分别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 十三、双圆号◎后为备考内容。备考内容包括校正文字的误、讹、脱、衍及错简等,或对某一词的训释众说纷纭,但各有优长,则择其要者,列举一二,供读者参考。 备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编撰者已确定某一训释,备考是为训释提供依据,或列举又一说,这种情况,备考直接用双圆号◎接在该义项例句之后。 例如:“堡”字条,①保全,保护。通“保”。(7次)“察天以纵弃纣而不~者,反天之意也。”(天志中)“允不著惟天,民不而~。”(非命中)“若能共允,佳天下之合,下土之~。”(明鬼下)◎“葆”“保”字通。保,守也,安也。 (备考内容是提供训释依据)又例:“安”字条,④代词,表示疑问。什么,哪一样。(1次)“不知日月 ~不足乎,其有窃疾乎?”(耕柱)◎安:语词,无义。 ○“安”字疑衍。(“安”字的疑问代词用法为常解,不列备考依据。用◎号列举一说,用○号再举一说备考。 二是指校勘内容或对某一词有多种训释,且各有优长,但又难为其单列义项,这种情况,在◎号后引出句子,单圆号○后为备考内容,多种说法仍用○号列出。 例如:“傲”字条,◎“又率天下之民以诟天侮鬼,贼~万民。”(尚贤中)“上诟天侮鬼,下殃~天下之万民。”(明鬼下)○“傲”当作“杀”,古文二字形似而误。(○号后为校勘内容)又例:“安”字条,◎“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尚贤下)○“安”犹“乃”也。○安:怎么。(用○号分列两说) 十四、星号※下为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如特指义、特殊的语法现象等。 有些特殊词义,由于例证少,不足以单独立为义项,则在※中指出,这样既可照顾词义的社会性、概括性原则,又不至漏掉《墨子》中词的新义及特殊词义。 十五、全部词条各义项后均有频率统计,统计数字放在圆括号()中。 该义项的用法(如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加※号说明者,统计数已包括在总数中,统计数则不用圆括号。如为多音多义词,则分别统计各音义,总计数用(共××次)表示。 十六、叠音词作为复音词计数一次,作为字头计数两次。 十七、《墨子》篇名作为词条收入,但不计次数。 为节省篇幅,仅用“篇名”二字释义,略去《墨子》。 |
☚ 墨子辞典︱作者简介 墨子辞典︱后记 ☛ 0001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