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墓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扫墓 扫墓扫(扫除;扫松;扫清;拜扫;祭扫) 墦祭 看墓 访垄 另见:节日 烧香 祭品 行礼 坟墓 ☚ 祭奠 吊唁 ☛ 墓祀 墓祀即在陵墓上举行祭祀活动。先秦时, 人们对死者的祭祀仅在宗庙举行,“汉人以宗庙之礼移于陵墓”(顾炎武:《日知录》)。不过,墓祀的真正风行,乃东汉时事。从明帝开始,由天子率百官特祭于陵,垂为永制。当时臣下在外郡需上冢者,必先上书请准,或受特诏以行。届时还另诏令太守、都尉以下地方官会祀,而上冢者,往往也借机召宗族、会宾客、期故人,飨以酒食,惠以金帛。凡刑徒,不得上冢祀祖先。《论衡·四讳篇》述其原因有二:“徒用心,以为先祖全而生之,子孙亦当全而归之,刻画身体,毁伤发肤,愧负刑辱,深自刻责,故不升墓祀于先,一义也;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缘先祖之意,见子孙被刑,恻怛憯惕,恐其临祀不忍歆享,故不上墓,二义也。”墓祭之人,不仅限于死者后代,还有弟子上师冢者,故臣上旧君冢者,故吏上长吏之墓者,故仆上旧主之冢者,地方长吏祠乡贤墓者,士大夫奠知已之墓者,少数民族拜其所崇敬人之墓等多种情况。天子对其臣下,有遣使祭其冢者,有即墓赐策追谥者;对先代功臣,或遣使祠之,或过式其墓;对某些诸侯王、贵戚、功臣, 天子有时则自幸其冢拜祠。由于汉人特重坟墓,故割据枭雄,每每以完坟墓为借口,拥兵自立;志第欲为乡里善人者,亦每每以坟墓为言,不肯出仕;一般民众,亦不愿远弃先祖坟墓而迁徙他乡。 ☚ 告宁之典 约生待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