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堵D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浙江之嵊县,河南之义马、卢氏,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姓苑》: ‘郑大夫泄伯采邑,后以为氏。’望出河南。”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亦云: “出自郑大夫,食邑于堵。因以为氏。堵俞弥、堵女父、堵狗,皆郑臣。”
一音zhě,亦为姓。
《左传》 有堵寇、堵师叔; 元代有堵简,金坛人;明代有堵允锡,无锡人,长沙知府; 清代有堵廷棻,历城知县。


堵Zhě

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出自郑大夫,食邑於堵,因以为氏。堵俞弥、堵女父、堵狗,皆郑臣。” 《姓氏考略》注引 《姓苑》云: “郑大夫泄伯采邑,后以为氏。”望出河南。堵乡在今河南方城。
一音dǔ,为现行姓氏。

堵dǔ

❶土墻。古垣墻之制,五版直累爲堵。版寬二尺,積高五版爲一丈。版之長各説不同,故堵長亦説法不一。後人多主《周禮》及《左傳》之説,謂一堵之墻長高各一丈。賈誼《旱雲賦》:“終風解而霰散兮,陵遲而堵潰。”張衡《西京賦》:“狹百堵之側陋,增九筵之迫脅。”
❷阻塞。張衡《西京賦》:“河渭爲之波盪,吳嶽爲之陁堵。”

堵dǔ

墙壁。古代筑墙单位。堵的长度说法不一。《小雅·鸿雁》二章:“之子于垣,百堵皆作。”毛《传》:“一丈为板,五板为堵。”郑《笺》:“侯伯卿士又于坏灭之国征民起屋舍,筑墙壁,百堵同时而起。”《韩诗》说:“八尺为板,五板为堵,五堵为雉。板广二尺,积高五板为一丈。五堵为雉,雉长四丈。”许慎《五经异义》: “《周礼》及《左氏》说: 一丈为板,板广二尺。五板为堵,一堵之墙,长丈,高丈。三堵为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小雅·斯干》二章:“筑室百堵,西南其户。”郑《笺》:“谓筑燕寝也。百堵一时起也。” 《大雅·绵》六章:“百堵皆兴,鼛鼓弗胜。”毛《传》:“鼛,大鼓也,长一丈二尺。或鼛或鼓,言劝事乐功也。”郑《笺》: “五板为堵。”

☚ 舂   域 ☛

读音d·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当古切,上,姥韵。
❶堵塞;堵住;
❷闷。
❸墙。
❹量词,用于墙。
❺姓。

上一条: "> 下一条:

读音zh·e(ˇ),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章也切,上,马韵。
❶[堵河]汉江的支流,在湖北省西北部。

上一条: 下一条:

〔du〕 1. jid gol; jidncud。别~着门。ghadmangsjidgol(jidncud)baxzhux.2.ntongd:一~墙。adntongdjangx.
堵塞〔duse〕jidneud:~老鼠洞。jidncudkhudnenl.
堵住〔duzhu〕ghangb:~水。ghangbub.

堵《广韵》當古·姥;doǒ‖dǔ

泛指墙或像墙一样的东西:壁~biāhdoǒ (墙壁)
❍ 枋~bāngdoǒ(板墙)
❍ 床~cngdoǒ(床的围板)。《礼记·射义》:“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唐·杜甫《莫相疑行》:“憶獻三賦蓬萊宫,自怪一日聲烜赫。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

{}5251憋闷。北京官话。北京。老舍《龙须沟》:「我要不跟赵大爷说说,心里~得慌。」把嘴闭住。冀鲁官话。河北。章炳麟《新方言・释言》:「直隶亦谓掩口曰~。」抵挡;拦住。客话。广东梅县〖tu31〗。闽语。广东揭阳〖tu53〗。墙要倒着用柱来~紧墙要倒须用柱子来抵挡住。广东汕头〖tu53〗。~球。碰;靠近。闽语。广东揭阳〖tu53〗。二件事~做一下两件事情碰在一起。抵消。闽语。广东揭阳〖tu53〗。输你的钱用我借你的钱去~。光。晋语。山西忻州〖tu33〗。别人没说~你说。间。闽语。福建福州〖〗。一~房间。门窗的单位。闽语。福建厦门〖〗。两~门扇。

堵du

墙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萧然,不蔽风日。”杜甫《莫相疑行》:“集贤学士如~墙,观我落笔中书堂。”(集贤:集贤院。堵墙,同义词连用。)

堵;堵塞;阻塞dǔ dǔsè zǔsè

【同】 都是动词;都有使受阻而不能畅通的意思。
【异】 “堵”着重指把障碍物放在流通口道,使受阻;语义较轻;适用范围较宽,可用于道路、门洞、管道、水道等;多用于口语。[例]他的车~在这儿,谁也过不去。“堵塞”着重指障碍物置于流通口道,使无空隙可通过;语义较重;适用范围与“堵”一致;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例]刘宗明《北京立交桥》:“这种路口~现象,人们给起了个生动的名字:‘动脉栓塞’。”“阻塞”着重指使受阻;语义比“堵塞”轻;一般用于道路交通;多用于书面语。[例]车辆不许在这停放,以免~交通。
【反义】 堵—通/ 堵塞—畅通 通畅/ 阻塞—畅通

堵dǔ

❶阻挡;阻塞
 △ ~漏洞|~塞。
❷心里憋闷
 △ 心里~得慌。
❸表示计量(用于墙)。
❹姓。

堵dǔ


❶塞住:~嘴︱~塞(se)︱~截。
❷墙:观者如~。
❸心中不畅快:心里~得慌。
❹量词:一~墙。

堵dǔ

❶ 阻塞不通:堵塞│堵车。
❷ 使不通,挡:堵截│堵漏│堵嘴。
❸ 闷,心中不畅:堵心│心里堵得慌。
❹ 墙:观者如堵。
❺ 量词,用于墙:一堵墙│那堵墙重修了。
❻ 姓。

堵du

堵车 堵截 堵塞 堵心 堵住 堵嘴

堵du

❶堵塞:把墙上的孔用水泥~起来|别~住门,让开一点|人群~住了街口|别想~我的口,该说的我还是要说!
❷<量>用于墙:这~墙快要塌了。

堵dǔ

❶堵塞:~起嘴来,着实打死!(三三·758)大家把沟~了,水积在院内。(三十·700)
❷用言语或行动把别人的话阻塞住,挡回去:薛蟠见宝钗说的话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比母亲的话反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回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三四·784)你如今这一来,你可遂了素日志大心高的愿了,也~一~那些嫌你的人的嘴。(四六·1060)

五版爲堵。《詩經·小雅·鴻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毛傳: “一丈爲版,五版爲堵。”鄭玄箋: “《春秋傳》 曰:五版爲堵,五堵爲雉,雉長三丈,則版六尺。”陸德明 《經典釋文》 : “堵,丁古反。”《詩經·大雅·緜》: “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鄭玄箋: “五版爲堵。” 陸德明《經典釋文》: “堵,丁古反。” 《禮記·儒行》: “儒有一畝之宫,環堵之室。” 鄭玄注: “五版爲堵,五堵爲雉。” 陸德明 《經典釋文》: “堵音都,方丈爲堵。”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長度、面積單位(附) > 堵
堵  dǔ

古代計算城牆面積之單位名。一平方丈爲堵。《左傳·隱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晉·杜預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垣籬部 > 牆壁 > 堵
堵  dǔ

謂牆壁。《莊子·盜跖》:“爲欲富就利,故滿若堵耳;而不知避,且馮而不舍,可謂辱矣。”成玄英疏:“堵,牆也。”《史記·高祖本紀》:“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裴駰集解引應劭曰:“堵,牆堵也。”晉·張載《七哀詩》:“園寢化爲墟,周墉無遺堵。”唐·柳宗元《梓人傳》:“畫其宫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清·魏源《岱谷徂徠》詩:“行行靡所向,山勢圍成堵。”

堵dǔ

流行于重庆地区市井❶谓强奸。
❷销赃。

导;堵

○导dǎo

(动)引导;疏导:~航|~游|~淮入海|因势利~|先~|堵不如~。

●堵dǔ

(动)堵塞:把窟窿~上|别~着门|把缺口~上|~漏洞|~决口。

堵dǔ

〖名词〗
墙壁(2)。《梓人传》:画宫于堵。——在墙壁上画了一座房屋的图样。《梓人传》: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画一座房屋的图样照着它建造直到完成一样。

堵dǔ

❶ 古代计算墙的面积的单位。以版筑墙,五版为一堵。《诗经·大雅·绵》:“百堵皆兴,鼛鼓弗胜。”(鼛gāo 鼓:召集人用的大鼓。)《左传·定公十二年》:“五版而~,五~而雉。”
❷ 代指墙,墙壁。陶潜《五柳先生传》:“环~萧然,不蔽风日。”柳宗元《梓人传》:“画宫于~,盈尺而曲尽其制。”《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发穴。”
❸ 堵塞。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在伶仃洋一带,按月轮流~截。”

*

B6C2
(一)du❶阻塞;塞住:~车/~嘴/~漏洞/~住笼子捉鸡/把大门~上。
❷憋闷:别给我添~了/真让人~得慌。
❸量词。1.用于墙:两~墙。2.古代编钟或编磬十六枚为一组,悬挂于一个专用木架(筍虡sun ju)上,叫一堵。
❹〈文〉墙壁:观者如~。
❺姓。
(二)zhe[堵河]zhehe水名,汉水支流,在湖北西北。

阻挡

阻挡

阻(阻当;阻遏;阻拦;阻止;阻滞;阻截;阻挠;遏阻;梗阻) 挡(挡拦) 挠(沮挠) 扼 拦(拦挡;拦阻;拦遮;拦障;拦住;拦禁;拦当;拦纵;拦截;把拦) 当(~道;~关;~门;抵当) 截(截拦;截阻) 邀(邀沮;邀遏;邀遮) 卡 兜 堵 壅(壅御) 阑(阑截) 堤 拥拒 格沮 障壅遏障
阻挡我:见梗
挡住去路:拦路 当路 距路 截路 挡路 挡道 当道 截道 遮道 阑道 截途
阻住道路,使不能便利通过:碍(阻碍;滞碍;障碍;质碍;窒碍) 榛梗
 拦住不让通行:遮行
阻挡前进:碍脚
拦住车子:拦车 遮车 遮辙
拦挡御驾:邀驾
阻挡使断绝:阻断 拦截 阏绝
阻拦,阻挡:梗阻
阻截,阻挡:逼截
多方阻挡:横拦竖挡
 多次阻挡:七阻八挡
无法阻挡:不可挡
阻挡住:挡住 拦住 碍断
(阻止;拦住:阻挡)

另见:阻止 阻碍 阻挠 抵住 抵抗 阻碍物

☚ 阻挡   从中途阻挡 ☛

堵塞

堵塞

堵(~住;~上;~截;堵挡;~满;~死) 杜(杜禁) 拥(~散)防(壅防) 陻 堙(~厄;~塞;~窒;~井) 湮 塞(~洞;充塞;镇塞;遏塞;逼塞;厄塞;掩塞;填塞;阻塞) 厌(~其源) 久 扼(扼塞;阻扼) 壅蔽 壅遏 间执(~馋口)
塞住耳朵:充耳
阻塞交通:碍塞 禁断
 堵塞道路:柴路 阻路 遮路 枳道(~不前) 断道
 把道路堵住:拥道
堵塞决口:堵口
 护堤堵缺:护塞
 筑堤堵塞:堤塞
堵塞漏洞:堵漏
钳制堵塞:钳塞
阻止,堵塞:止塞
填塞,堵塞:陻塞
堵塞使断绝:阻断 阻绝 拥绝 掩绝 堵绝(~漏洞)
 阻断水流:断流 辍流
 防卫堵绝:防塞
堵塞净尽:遏灭
(阻塞洞穴、通道使不通:堵塞)

另见:添加 补充

☚ 覆盖1   填塞 ☛

个体物量

个体物量

用于家、店、房、门、窗、墙、阶、梯等的量:家(三~人;几~商店) 房(两~媳妇) 爿(一~店) 进(一~房) 座(一~楼) 幢 栋 所间 格 扇(一~花窗) 樘 槽(两~隔扇) 道(一~门) 堵(一~墙) 磴 级 层
用于家具、灯盏、什物、药物等的量:张(一~桌子) 堂(一~家具) 把(一~椅) 只(一~桶;一~箱子) 袋(一~烟) 炷(一~香) 顶(一~帽;一~帐) 盏(一~明灯) 支(一~烛;四十~光)
用于食物、药物的量:帖(一~而愈) 贴(一~膏药) 丸(每服一~) 味(缺一~药) 剂(一~即效) 服(煮三~) 料 餐(一日三~)
用于布、衣、被、线的量:匹(一~布) 幅(三~青布) 件(几~衣服)袭 领(一~大衣) 身(一~新衣) 绞(一~纱) 桄(一~线) 轴(两~丝线) 床(一~棉被)
用于容器的量:杯(一~酒) 盅 碗 碟(一~菜) 盆 桶(一~油) 壶(一~醋) 锅(一~汤) 罐(一~蜂蜜) 缸(一~水) 坛(一~子酒) 池(一~水) 听(一~饼干)筐(一~鱼) 篓(一~废纸) 篮箩 蔸(一~菜) 箱(一~书) 盆 匣(一~首饰) 笼(一~包子;一~猪肝) 瓢(一~水) 勺(一~米)
用于器具、器物、机器、车船等的量:把(一~刀) 具(一~棺材;座钟一~) 架(一~机器) 杆(一~旗)盘(一~磨;一~机器) 台(一~车床) 只(一~船) 部(一~车)辆(一~车) 艘(一~船)
用以计算车、马、轿、梯的量:
用于武器、弹药等的量:杆(一~枪) 枝(一~枪) 挺(一~机枪) 门(一~炮) 尊(一~炮) 张(一~弓)发(一~子弹) 颗 粒
用于纸、书、画、诗、歌、文件、影片、印刷物等的量:纸(一~空文) 张(一~纸) 本(一~书) 篇 章段 页 面 阙 首(赋诗一~) 曲(高歌一~) 支 部 函 册 份(发文一~) 套(一~书) 幅帙 帧(一~画) 轴(一~古画)票(投一~) 道(一~命令) 角(一~文书) 通(手书两~) 笔(一~好字)
用于手、指的或与它计的量:指(断其一~;长约一~) 掌(打一巴~) 把(拉它一~) 拃(两~一尺) 掐(一小~草) 捧(一~枣) 围(一~粗) 抱(一~大) 搂(一~粗)
用于气体、液体的量:股(一~香气) 朵(一~白云) 泡(一~尿) 滴(一~水) 汪(两~泪) 摊(一~水)泓(一~秋水) 点(雨~)
用于其他物品的量:封(一~信) 只(两~手) 口(一~井;反咬一~) 张(一~嘴) 眼(一~井) 条(一~心) 台(一~戏) 尊(一~佛)座(一~佛) 具(一~尸体) 道(三~防线) 卷(一~纸) 个(几~) 干(若~) 层(激浪千~)垓

☚ 事情、行动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 ☛

墙(~基;~根;~脚;~角;~隅;~头;房~;后~;隔~;土~;白~;粉~;红~;砖~) 垣(垣墙;垣墉;粉~) 堵(堵垣;垣堵) 阫(日中穴~)
宫庭的墙:红墙
宫庭旁的墙:掖垣
侧面的墙:面墙
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山(山墙;房山)
后面的墙:备 后墙
两重的墙:夹墙 复墙 复壁
房舍、坑道中隔绝风、水、火等的墙:隔墙
防火墙:风火墙
用竹篱做的墙:篱墙 篱垣
涂刷成白色的墙:粉墙
用蛎灰粉刷的墙:蛎粉墙
上段砌成镂空花样的墙:花墙
金黄色的垣墙:黄金垺
土墙:
秽土的墙:粪墙
有倾斜危险的墙:危墙
将要倒塌的墙:岩墙
坏损的墙:垝 坏墙 垝垣
坍塌的墙:颓垣 败垣 颓墉
残断的垣:遗堵 弃垒 残垣(断墙残垣)
高的墙:高墙(~大院) 严墙 危砌 云墉 穷墉 穹墉 崇墉
矮的墙:菑 矮墙 短墙
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短墙:女儿墙
坛周围的矮墙:堳埒
(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墙)

另见:城墙 角落

☚ 墙   门墙 ☛

不舒畅

不舒畅

郁冒 郁闷 郁塞
忧闷,不舒畅:郁壹 郁殪
郁闷不舒畅:悒塞
愁闷不舒畅:郁怫 郁悒 郁邑
沉闷,不舒畅:沉懑
心情不舒畅:憋气 窝气 窝火 七拱八翘
烦闷,心情不舒畅:堵 憋闷
感到烦闷,心情不舒畅:发堵 发闷
忧郁,心情不舒畅:怫郁 怫悒
悒郁,心情不舒畅:
郁结不舒:迂结
心里不舒畅,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惘然若失 惘然如失 罔然若失
心中忧愁郁闷,很不舒畅:郁塞无聊

另见:不快 忧郁

☚ 不舒服   难受 ☛

堵dǔ

当古切,上姥。
❶墙壁面积的计量单位。《诗·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皆作”郑笺:“五版为~,五~为雉。”
❷墙垣,墙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萧然,不蔽风日。”
❸见“安堵”。

〖堵〗 粵 dou2〔賭〕普 dǔ

牆壁。許慎《說文解字》:「〜,垣也。」(垣【粵 wun4〔胡門切〕普yuán】:牆壁。)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七.陳忠愍公》:「安〜如故。」(安:安居。)

堵dǔ

❶阻塞,挡。如:堵住,堵漏洞。
❷墙。如:观者如堵。
❸量词。如:一堵墙。
❹姓。

堵dǔ

Ⅰ  (堵塞) stop up;block up:~ 老鼠洞 stop up a mousehole;
别 ~ 着门! Don't stand in the doorway! 这管子 ~ 了。 The pipe is stopped up. Ⅱ  (闷) stifled;suffocated;oppressed:心里 ~ 得难受 have a load on one's mind;
胸口 ~ 得慌 feel suffocated;feel a tightness in the chestⅢ  ❶[书] (墙) wall:观者如 ~。 There was a crowd of spectators.
❷ (姓氏) a surname:~ 叔 Du Shu Ⅳ  (用于墙):一 ~ 墙 a wall
◆堵击 intercept and attack;
堵截 cut off;
堵墙 bulkhead;
堵塞 stop up;block up;choke;gag;jam;blocking;occlusion;impassability;blinding;blockage;choking;plugging;plugging-up;stopping up;
堵嘴 gag sb.;shut sb.'s mouth;silence sb.

堵dǔ


❹传神阿

金文;篆dǔ

[土(意符) + 者(聲符)→堵(《説文》:“堵,垣也。五版爲一堵。從土,者聲。”堵:用土塞住堤壩上的漏洞,引申爲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不通爲堵〈交通堵塞〉。宴請時不斷向其奉菜、敬酒,不讓有開口的機會〈堵嘴〉。堵,又指房屋的隔間。)]
《詩經·小雅·斯干》:“似續妣祖,築室百堵。”(繼承父母遺願,蓋起房室百間。)

堵堵dǔ

(11画)

【提示】土,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横改提。者,8画,旧字形9画,日上多一点;日,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堵dǔ

11画 土部 
(1) 〈书〉 墙壁:观者如~。
(2) 塞;阻挡:~塞(sè)|~截|~车|拥~。
(3) 憋闷;不舒畅:~心|心里~得慌。
(4) 量词。用于墙:一~墙。

堵()


麥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706,西周早期
用卿(饗)多堵(諸)友。
按: 上下結構。

鐘, 殷周金文集成225, 春秋晚期
𠀠(其)(堵)。
按: 从𩫏者聲。

古璽彙編124,戰國
堵城河丞。

古璽彙編1328,戰國
(臧)堵。
按: 趨於定型。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40,戰國至秦
戍者城及補城, 令姑(嫴)堵一歲。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口□食則堵(吐)之。

漢印文字徵
堵陽左尉。

韓壽神道闕,晉
晉故散騎常侍驃騎將軍南陽堵陽韓府君墓。

元顯魏墓誌,北魏
東堵冥貺,南國化行。

文鑒等造陁羅尼經幢,唐
伐折藍婆伐堵。
《説文》: “堵, 垣也。五版爲一堵。从土者聲。 , 籀文从𩫏。”
從實物文字看,“堵”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構形爲上下結構。春秋晚期,“堵”字有从𩫏者聲的寫法, 此爲《説文》籀文形體所出。 “堵”字自戰國時期趨於定型。

☚ 垣   壁 ☛

堵dǔ

春秋时金文从金旁、从郭字古形旁或从戈旁,者声。声母舌类音分化为翘舌音,韵母由合口变开口如都睹赌等例。本义为墙。也指悬挂钟磬一半为堵,所以从金旁或戈旁。墙义如:观者如堵。组词如:安堵。指安定,不受骚扰。引申为阻塞(sè),挡。如:水沟堵住了|堵老鼠洞。

堵★常◎常


dǔ形声,从土,者声,本义为计算墙壁面积的单位,引申为墙、阻挡、憋闷(心中不畅快)等。
【辨析】
堵/塞 见355页“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