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堕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堕甑

堕甑

《世说新语·黜免》:“邓竟陵免官”条注引《郭林宗别传》:“钜鹿孟敏,字叔达,敦朴质直。客居太原,杂处凡俗,未有所名。尝至市买甑,荷担堕地坏之,径去不顾。适遇林宗,见而异之,因问曰:‘坏甑可惜,何以不顾?’客曰:‘甑既已破,视之何益?’林宗赏其介决,因以知其德性,谓必为美士,劝令读书。游学十年,遂知名,三府并辟,不就。东夏以为美贤。”后以此典形容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也形容人放达大度。陆游《桃园忆故人》:“一弹指顷浮生过,堕甑元知当破。”

☚ 堕泪羊公   E ☛

堕甑

比喻事已破败。宋苏轼《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诗: “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后汉书·孟敏传》 “〔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 ‘甑以破矣,视之何益! ’ 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甑(zeng): 瓦制煮器。以: 通“已”。东汉孟敏在瓦器坠地破碎后,头也不回,扬长而去,认为悔也无用。郭太(字林宗)敬佩他的识见,劝他游学。

堕甑duò zèng

《后汉书·孟敏传》;“(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后用“堕甑”比喻事已过去,无法挽回,不必再作无益的回顾。宋·陆游《三月十六日作》:“功名堕甑谁能问,羞作饥鹰夜掣韛。”吴恭亨《感时二首寄君复钝庵》:“游山历历诗堪霸,堕甑沈沈口不谈。”也作“坠甑”。宋·苏轼《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宁知事大缪,举步得狼狈。我已无可言,坠甑难追悔。”清·谭嗣同《仁学》一六:“过驹不留,而坠甑犹顾;前者未忘,而后者沓至。”按:一本作“堕甑”。

堕甑

堕:掉落。甑(zèng):古代用来做饭的陶器。甑掉落下来。比喻事情已经发生就不必再做无谓的惋惜。也作“堕甑不顾”。东汉时,钜鹿人孟敏客居太原。有一天,他在大街上走,肩上挑的瓦甑突然掉在地上摔碎了,他头也没回径直朝前走。名士郭太恰好路过,看到这种情形急忙喊住他,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孟敏淡淡地说:“瓦甑已经摔破了,还管它干什么呢?”(见《后汉书·郭太传》)

堕甑

304.堕甑(p630.2)

释文作: 《后汉书·六八·郭太传》附孟敏: “(敏)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顾而去。郭林宗(太)见而问其意。对曰: ‘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林宗,太字。后因以墮甑比喻事已过去,不必置意。宋·苏轼《分类东坡诗·二五·闻子由为郡仃所捃恐当去官》诗: “我已无可言,墮甑难追悔。”
按:释义未安。墮甑则破,必然受损;然反复嗟叹,顾借何益!所谓“事已过去”云云,太轻松也,非平平事,乃有破败受损之事也。非“不必置意”,乃“惋惜无益”也。故释作: “借喻事已破败,惋惜无益。”乃确。验之两项书证,所释尤切,无不合也。
顺便一提,堕字本为土部十一画。入十二画,乃承《康熙字典》之误也。

☚ 堕云雾中   墨 ☛
000003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