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投资jī běn jiàn shè tóu zīкапит тельство基本建设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住宅建设投资,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及其他等。按隶属关系可分为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2002年新疆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503690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417648万元,地方投资2619259万元。另据统计,“一五”时期到“五五”时期新疆基本建设投资累计为119.18亿元,而1979—2002年累计投资则达到3393.94亿元。 基本建设投资为建设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而投入的资金。其综合范围为总投资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下同)的基本建设项目。具体包括:❶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基本建设计划,但使用以前年度基建计划内结转投资(包括利用基建库存设备材料)在本年继续施工的建设项目; ❷本年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以及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 ❸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的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恢复项目和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行政单位增建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从1953年开始,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数字为:1953年90.44亿元,1978年500.99亿元,1984年743.15亿元,1985年1074.37亿元,1988年1574.31亿元,1990年1703.81亿元,1995年7403.62亿元,1996年8610.84亿元,1997年9917.02亿元,1998年11916.42亿元。1999年12455.2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52%,1997~1999三年基本建设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投资分别为574.51亿元、1021.32亿元和1478.88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79%、8.57%和11.87%。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jiben jianshe touzi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即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和迁建等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再生产所用的货币资金总和。由建设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和其它费用构成。基本建设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是反映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方向和进度的综合性指标。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基本建设投资在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支出部分都占很大比重,它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国家进行巨额的基本建设投资,其目的在于增加固定资产,或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以扩大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巩固国防,改善人民生活。在我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预算内投资又称“国家投资”,是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占其总额的主要部分。这种投资过去一直采用财政拨款的形式,从1985年起,改为银行贷款。预算外投资是地方、部门和企业自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投资,也包括城乡个人的建房投资等。 ☚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 基本建设投资见“经济”中的“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是反映基本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按其构成内容可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用和其他基本建设费用等;按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按资金来源可分为国家预算拨款、单位预算外自筹和银行贷款等。 基本建设投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是反映基本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的综合性指标。其构成内容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工具和器具购置投资;其他基本建设投资。按基本建设投资构成划分,可以说明基本建设投资在各种不同建设工作之间的分配情况,反映基本建设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基本建设投资额按用途分为生产性建设投资额和非生产性投资额。按资金来源分为国家投资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自筹投资两类。 基本建设投资Investment in Capital Construction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包括建筑安装工程的费用、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用和基本建设所需的其他费用。 基本建设投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从事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及有关工作而进行的投资活动。在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的统计口径为总投资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基本建设项目。具体包括:(1) 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基本建设计划,但使用以前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内结转投资而在本年继续施工的建设项目;(2) 本年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以及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3) 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本建设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的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恢复项目,和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与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行政单位增建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新建,是指建设一个新单位的建设项目。有的单位原有的基础很小,经过基本建设后,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原值)三倍以上,也属于新建。扩建,是指为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厂内或其他地点增建主要生产车间(或主要工程)、独立的生产线或分厂的企业建设项目。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在原单位增建业务用房,也属于扩建。改建,是指现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为了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消耗和成本、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治理三废、改善劳保安全条件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和工艺条件所进行的技术改造或更新建设项目,包括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与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企业为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进行“填平补齐”而增建不增加本单位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的车间等,也属于改建。 在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还按照大中小型进行划分。原则上是按照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没有正式批准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的,则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所列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具备的,按本年计划施工工程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生产单一产品的工业投资项目,按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生产多种产品的工业项目,按其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品种繁多,难以按设计生产能力划分的,按全部计划投资额划分。具体划分标准以国家颁发的《大中小型建设项目划分标准》为依据。 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包括: 新建、扩建、改建和恢复各种固定资产所用的资金。基本建设投资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具、器具等的购置费用,以及其他基本建设费用; 按其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 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和银行贷款基本建设投资等。基本建设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基本建设工作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国家基本建设规模,是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投入使用全部费用的综合性指标。 基本建设投资从事增添新的固定资产从而扩大生产能力 (或工程效益) 的投资。具体内容包括: ❶为加速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而平地起家的新建项目投资,如新建工厂、矿山、铁路、医院、学校等。 ❷为扩大生产能力 (或工程效益),在现有企业中增建分厂、主要生产车间、矿井、铁路干支线复线、码头泊位等扩建项目的投资。 ❸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的投资。 ❹遭受各种灾害,毁坏严重,需要重建整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恢复性项目的投资。 ❺没有折旧基金或固定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职工宿舍等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项目投资。 ❻用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和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力 (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标准的扩建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总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规模、结构、进度的综合性指标。基本建设投资按其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年度基本建设投资、在建基本建设投资; 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 按其建设性质,可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等; 按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工具、器具投资和其他投资; 按其资金来源不同,分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后者包括地区、部门、企事业的自筹投资和银行贷款。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investment in capital construction用于增加固定资产,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投资。它包括用于各种建设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以及其他基本建设的资金,是反映基本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中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从资金来源来看,可分为预算内、预算外两部分。预算内投资,是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外投资包括地方、企事业单位、部门和农村乡镇的自筹基本建设资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利用外资进行基本建设项目,将成为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技术改造投资 ☛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增添固定资产,从而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投资。包括: ❶为加速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而新建项目的投资,如新建工厂、矿山、铁路、医院、学校等。 ❷为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在现有企业中增建分厂、主要生产车间、矿井、铁路的干线、支线和复线、码头泊位等扩建项目的投资。 ❸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的投资。 ❹遭受各种灾害,毁坏严重,需要重建整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恢复性项目的投资。 ❺没有折旧基金或固定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职工宿舍等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项目投资。 ❻用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和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或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标准的扩建项目。 基本建设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总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规模、结构、进度的综合性指标。按其表达规模的不同要求,可分为年度基本建设投资、在建基本建设投资;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按其建设性质,可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等投资;按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工具、器具投资和其他投资;按其资金来源不同,分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后者包括地区、部门、企事业的自筹投资和银行贷款。 国家进行基本建设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流通事业,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保持适度增长的基本建设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条件。基本建设投资不足,不把可用于基本建设的财力、物力投入建设领域,必将延误建设时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应有的发展速度。但是,基本建设一般投资较大,从投入到产出周期较长,在这个期间,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因此,基本建设投资的多少,要同各该时期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投资规模过大,形成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不但对国民经济无益,反而会严重损害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在经济上被迫进行的几次大的调整,都同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有关。投资规模过大,基建项目大量“上马”,必然被迫带来稍后一段时间的大量“下马”。这样上下折腾,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和浪费是惊人的。这已为新中国建国40年的历史所反复证明。 对基本建设概念,长期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基本建设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除以新建矿井替代报废矿井等属于社会范围的简单再生产以外,一般都是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属于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则由更新改造资金负责解决。这样区分两者的性质,有利于统筹安排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有利于安排不同的资金来源,也有利于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另一种意见认为,基本建设应该是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既包括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也包括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其理由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是在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基础上实现的,两者往往密切结合而难以划分。把两者统一为基本建设,有利于对两者实施统筹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国家从1982年开始,规定把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统一为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实现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中,属于基本建设部分,主要实现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属于更新改造部分,主要实现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和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意见逐渐趋向一致。 ☚ 固定资产净投资 更新改造投资 ☛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jiben jianshe touzi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利用国家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专项建设基金、企业债券、国外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其它投资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资金投入。 基本建设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是反映基本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❶新建项目; ❷扩建项目; ❸改建项目; ❹恢复项目。 基本建设投资(含国防工业基建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所占份额过小,不利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进一步发展;如所占份额过大,又要引起通货膨胀,财政经济紧张。因此,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国力,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对基本建设投资进行配置和调整,用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社会再生产的不同方面,保持合理的投资结构。基本建设投资的目的,在于增加社会主义的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固定资产投资 技术改造投资 ☛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从事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及有关工作而进行的投资活动。 ☚ 扩建项目 直接投资 ☛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资金。基本建设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规模和进度的综合性指标。基本建设投资能增加生产能力或效益。国家计划要求对各种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有: 国家预算内拨款、国家预算内“拨改贷”、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等。基本建设投资所使用的主要范围是: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设备、器具、工具的购置费用; 基本建设的其他费用,如设计勘察费、征地费、搬迁补偿费、培训费、试车投产费等。基本建设投资按使用性质来看,主要用在新建、扩建、改建、恢复等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所用的资金。 ☚ 基本建设计划 基本建设财务 ☛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投资社会主义国家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其内容包括: 建筑工程投资、安装工程投资、购置设备工具器具投资以及其他投资 (如土地征用费、勘察设计费等)。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又分预算内投资和预算外投资两大部分。前者是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基建投资,故又称“国家投资”,后者是地方、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自筹基建投资。预算内投资,曾实行国家预算拨款 (通过建设银行办理)。1985年开始实行“拨改贷”,即由国家预算拨交建设银行,通过建设银行以信贷方式办理,贷款归还时,由建设银行交回各级预算。1986年又规定,无盈利或无偿还能力的单位仍由预算拨款。按现行制度规定,基本建设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 ☚ 固定资产投资 中央政府投资 ☛ 00003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