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经济区经济区域体系中最低一级的经济区。基层经济区范围小,经济结构单一,但生产专业化特征明显。一般具有地方经济中心的作用,拥有承担地方贸易、商业、行政等功能的城镇或集镇,从而形成地区性商品集散地和地区工业生产、产品交换的中心。基层经济区经济结构脆弱,容易向“小而全”、自成体系的封闭经济单元发展。在我国,对基层经济区的地域范围看法不一。一些人主张,省内经济区就是基层经济区;另一些人则认为,在省内经济区之下,以县、市为地域单元,由乡、区构成基层经济区。现在,一般认同县级区域是基层经济区,理由是:(1) 我国的县级行政区划和省级行政区划一样,具有经济、文化与传统的历史继承性和经济结构特点;(2) 县是设有计划发展委员会的基层地区,并负责编制和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可以使行政职能与经济区划统一;(3) 县是管理现代化农业、组织农工商一体化较理想的地域单元。我国的基层经济区应向摆脱自成体系的封闭性、突出专业化生产特点、建立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