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基因的分离规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基因的分离规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jiyin de fenliguilu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根据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结果发现的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现以豌豆花色为例说明孟德尔的试验,将两个有1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纯系即开红花和开白花的纯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由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其F1全部表现为红花显性性状而不表现白花隐性性状,F2则有705株开红花,224株开白花,同时出现了显隐性性状,即产生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红花个体数与白花个体数之比大致为3:1。其它6对相对性状均有类似结果,如表所示。

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结果


图591 豌豆一对遗传因子(花色的红与白)
的杂交试验结果。C:红色 c:白色。

对此,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说来解释分离现象。其要点如下:(1)相对性状的遗传由相对的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所控制,每个因子控制1个相对性状。例如,上述豌豆试验中遗传因子C控制红花显性性状,而另一个遗传因子c则控制白花隐性性状,这里C和c是同一遗传因子的两种形式,都控制花色,而C对c为显性。(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每对因子中1个来自父本,另1个来自母本。因此豌豆红花显性亲本的遗传型可写成CC、白花隐性亲本为cc、子一代为Cc。这里由于C对c为显性,所以F1表现为红花。(3)杂合体如Cc细胞内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不融合而保持相对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因子彼此分开,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因此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1个成员,于是产生了两种配子,即C与c型配子,并且这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4)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F2有1/4CC、1/2Cc、1/4cc,但由于CC和Cc都开红花,所以开红花数与开白花数之比大致为3:1。孟德尔以此遗传因子假说圆满地解释了分离现象。分离现象的实质是:F1细胞内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去,产生两种数目相同的配子,独立地随着配子的结合而遗传给后代,从而使得F2基因型的比例数是1:2:1,而显隐性个体数之比是3:1。为验证上述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而产生C和c两种数目相同的配子,孟德尔首创了测交法,即把待测的杂合体与隐性亲本进行测交,其过程如下(以豌豆花色为例):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充分反F1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进而可推断F1的基因型。孟德尔发现其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与上述预期结果完全一样,证实F1确实产生了C和c两种配子,其比例为1:1,F1的基因型确为Cc,从而使分离假说(遗传因子假说)得到了验证。此外,还有自交法、配子鉴定法,都可验证分离规律。孟德尔的实验材料虽然是豌豆,但是他所揭示的分离规律对于整个生物界都具有普遍意义。
☚ 杂交试验法   性状 ☛
000037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