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埤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埤雅》

 训诂著作。北宋陆佃(1042—1102)撰。二十卷。佃字农师,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王安石弟子。王安石对许慎的《说文解字》深有研究,作《字说》二十卷,对文字的形义多有发明,曾轰动一时,后遭旧党反对,《字说》一书被毁,集中仅存《字说序》。序中说,作字书时,有许多门人参加,陆佃或许即其中之一,后因成为著名的文字辞书学家,精于礼家名数之学,著《礼象》、《春秋后传》,曾修《说文解字》,又有《诗讲义》、《尔雅注》等书,皆已佚。传世者只有此书。本书宰序说:佃于神宗时召对,言及物性,因进《说鱼》、《说木》二篇,之后进一步扩充内容,写成此书,初名《物性门类》。后注《尔雅毕》,进一步修订此书,易名《埤雅》,意为《尔雅》之辅。卷一、二释鱼,卷三至五释兽,卷六至九释鸟,卷十、十一释虫十二卷释马卷十三、十四释木,卷十五至十八释草,卷十九、二十释天。其释诸物,大抵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寻究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其得名之所以然。又推而通贯诸经,曲证旁考,借物理以明其义。其中“多引王安石《字说》”,“其学问渊源,则实出安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书是一部专科性词典,每一词目都收集了古书和民间的有关常识,可使我们对某一词目有一较全面的了解,远比《尔雅》及其宋代以前诸注详细,为古书注释重要的参考书,对自然科学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当然,限于当时认识水平和自然科学水平,也有不少解释是虚妄的。

《埤雅》

训诂书。20卷。宋代陆佃著。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专门性的仿《尔雅》之作。初名《物性门类》,只有《说鱼》、《说木》两篇,后又续以《释鸟》、《释虫》、《释马》、《释草》、《释天》、《释兽》,终成八篇。《释天》的末尾注“后阙”二字,可见此书不是完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说诸物,大抵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寻穷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得名之所以然,又推而通贯诸经,曲证旁稽,假物理以明其义。中多引王安石《字说》……。其诠释诸经,颇据古义,其所援引,多今日未见之书;其推阐名理,亦往往精凿。谓之驳杂则可,要不能不谓之博奥也。”此评价比较公允。

埤雅

埤雅

训诂著作。北宋陆佃著。今本存二十卷,后面有脱佚,不是完整的本子。此书本称《物性门类》,后更名为《埤雅》,就是“增益《尔雅》”的意思。此书专门搜集并解释名物词语,全书分为八类,即:释鱼、释兽、释鸟、释虫、释马、释木、释草、释天。
《埤雅》一般采用语句解释词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具体描述事物性状、特点。如《埤雅·释鱼》:“鲛,海鱼也,状似鳖而无足,背文粗错,皮间有珠,可以饰刀,其子惊则入母腹中。”二是对比解释。如《埤雅·释木》:“枣,大者枣,小者棘。”《埤雅·释鸟》:“鹥,凫属,苍黑色。凫好没,鹥好浮。”三是利用音训,探求事物命名之由。如《埤雅·释兽》:“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埤雅》征引广博,保留了不少宋代以前的有价值的资料。解释词语能结合旧说,参以作者经验和当时的通俗说法,比较准确。但引书不注明出处;音训多有穿凿附会,是其不足之处。

☚ 广雅疏证   物性门类 ☛

埤雅

训诂书。宋·陆佃著。二十卷。其中《释鱼》二卷、《释兽》三卷、《释鸟》四卷、《释虫》二卷、《释马》一卷、《释木》二卷、《释草》四卷、《释天》二卷。《释天》的末尾,注“后阙”二字,可见此书不是完本。解释名物,大抵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从偏旁、形声探求其得名的由来,而且引诸经详加考证,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值得重视。但引书不注出处,且多穿凿附会之说,特别是本王安石《字说》为训,固陋更多。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

埤雅

埤雅

训诂学著作。二十卷。宋陆佃撰。陆佃(1042—1102),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受学于王安石。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累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因王安石事被罢职。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拜尚书右丞,后因故降为中大夫,知亳州,卒于官。死后追赠资政殿大学士。陆氏初以说《诗》得名,著有《诗讲义》,时学者争相传颂。元丰间曾同王子韶(字圣美)刊定《说文》,颇有新意。又著有《尔雅新义》、《礼象》、《春秋后传》等书。
《埤雅》书首附有陆佃之子陆宰于徽宗宣和七年(1125)所写之序言一篇,详述了此书编撰过程。神宗元丰(1078—1085)间,神宗召对,言及物性,且恨古来未有此类著作,于是陆佃进“说鱼”“说木”两篇,后又增益,取名《物性门类》。然此书将成之时,神宗卒。后陆佃任外官,政简清闲,遂专意著述,注《尔雅》后,复续撰此书,更名《埤雅》,取增补《尔雅》之意。今本《埤雅》二十卷,共分八类。卷一、卷二“释鱼”,共释“龙、鲤、鲂……”凡三十条;卷三至卷五“释兽”,共释“麐、兔、鹿、麝……”凡四十四条;卷六至卷九“释鸟”,共释“鹊、鸡、鹳、鹅……”凡六十条;卷十、卷十一“释虫”,共释“螘、蝇、蠨蛸、蠋蜂……”凡四十条;卷十二“释马”,共释“马、駂、骐……”凡十五条;卷十三、卷十四“释木”,共释“桃、甘棠、梅、李……”凡三十一条;卷十五至卷十八“释草”,共释“竹、蓬、蒿、蘩……”凡六十四条;卷十九、卷二十“释天”,共释“天、雨、云、雪……”凡十三条。总计解释了名物用词二百九十七个,其中动物名占一百八十九个,植物名占九十五个,天文名十三个。
此书与《尔雅》相较,有不少区别。首先,无“诂”“言”“训”一类词语,百科类中除少数几个天象用词外,收词限于“鱼”、“兽”、“鸟”、“虫”、“马”、“木”、“草”动植物方面,故可视为动植物专科词典。其次,解释详明,对各种动植物之形状、特点、性能等均有较具体之解释,除引书考证外,尚参以通俗说法,陆宰《序》中云:“先公作此书,自初迨终仅四十年。不独博极群书,而严父、牧夫、百工技艺,下至舆台皂隶,莫不诹询,苟有所闻,必加试验,然后记录。”可见,陆氏之作此书不仅能广征博引,而且还作了一定的调查研究。此书之释文,往往先列词目,继或释义,然后援引书证、例证,并加以解说。其所援引之书证,颇据古义,多今所未见之书,故为后人保留了不少古书佚文及古义。然此书释义时常用“寻求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其得名之所以然”之法,故不免陷于穿凿附会,如卷三“兔”条云:“兔口有缺,吐而生子,故谓之兔。兔,吐也。旧说兔者明月之精,视月而孕……‘月,缺也。’故其口缺。”显然受其师王安石之影响,实属荒唐。又,此书引文不注出处,亦为一大缺点。
书之目录“释天”之后注“后阙”二字,知此书或为未竟之作,或有脱佚,并非完书。
有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通行的是明郎奎金《五雅全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即据此影印。

☚ 匡谬正俗   尔雅翼 ☛

埤雅pí yǎ

《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艾(45)。训诂书名。宋·陆佃撰。20卷。是书为增补《尔雅》而作。专释动植物和天文气象名词。征引古书,探求由来,训释颇详。囿于当时自然学水平和认识水平,不少解释虚妄。

埤雅

二十卷。宋陆佃撰。陆氏生平详见“尔雅新义”。是书晁、陈书目、《通考》、《宋史》俱载之,《四库全书》亦著录。凡《释鱼》二卷、《释兽》三卷、《释鸟》四卷、《释虫》二卷、《释马》一卷、《释木》二卷、《释草》四卷、《释天》二卷。刊本《释天》之末注“后阙”字,则今本已有佚脱,非完本矣。卷首有陆佃子宰宣和七年(1125年)序,谓佃于神宗时召对,言及物性,因进《说鱼》、《说木》二篇,“自是益加笔削,号《物性门类》,后易号《埤雅》,言为《尔雅》之辅也。《埤雅》比之《物性门类》,盖愈精详,文亦简要。先公作此书,自初迨终,仅四十年。不独博极群书,而农父、牧夫、百工技艺,下至舆台隶,莫不诹询。苟有所闻,必加试验,然后记录,则其深微渊懿,宜穷天下之理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是书云:“其说诸物大抵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寻究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其得名之所以然。又推而通贯诸经,曲证旁稽,假物理以明其义。中多引王安石《字说》,盖佃以不附安石行新法,故后入元竑党籍,其学问渊源则实出安石……然其诠释诸经,颇据古义,其所援引,多今所未见之书,其推阐名理,亦往往精凿,谓之驳杂则可,要不能不谓之博奥也。”《埤雅》不释一般语词而专释名物,且侧重探求事物称名所以然之故。所释计二百九十七词。其中动物名词一百八十九个,植物名词九十五个,天文气象名词十三个。其《释兽》释“豺”曰:“《释兽》(案《尔雅》)曰:‘豺,狗足。’豺似狗而长尾白颊,高前广后,其色黄。季秋取猎,四面陈之,以祀其先,世谓之豺祭兽,故先王候之以田。《礼记》所谓豺祭兽然后田猎是也。《诗》曰:‘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汉律》:捕虎一购钱三千,捕豺一购钱百。豺虎皆害物之尤者,故《诗》并言之。俗云豺群噬虎,言其健猛且众,可以窘虎也。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棘人骨立,谓之柴,毁义取诸此……”陆氏受王安石新学影响甚深,所释名物往往不求证据,说以臆断。如释“鳟”云:“鳟好独行,制字从尊,殆以此也。”释“贝”云:“贝,背也。从贝从八,言贝目之所背也。”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卷一曰:“明王尊岩(慎中)又称其书有自乱其法,所引虽博,而非其著书本指,不足相证,而反以自病者亦多矣。因举其释‘猫’引《画谱小言》,释‘芍药’全录《花谱》,以为此无异童儿之识。农师之学,不宜其陋至此,或其家子弟、或他人误增入之也。”案王慎中之言虽责之太过,《经义考补正》已辨之,然《埤雅》确过于芜杂,慎中之言非为无是。《埤雅》可取之处为颇多异物异言,所援引者多今日不可见之书,书中不乏精凿之论,引证亦往往博奥。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曰:“阅陆氏《埤雅》。左丞为荆公高第弟子,前人多评此书为不及罗氏《尔雅翼》。其中却有数病:引书不指出处,一也;多主王氏字说,往往穿凿无理,二也;即物说诗,每失之迂曲,三也。然征据赅洽,多存有宋以前旧文辟义,又时参以目验,故为考古者所必资。左丞兼精礼学,著述宏富,为宋世经儒之杰。”《埤雅》有明顾栻校刻本、明郎奎金《五雅》本、《格致丛书》本、华阳傅世洵刻《益雅堂丛书》本,又《丛书集成》本据《五雅》本影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