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垸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垸田4577湖滨淤积而成的田。西南官话。湖北。湘语。湖南。◈ 力文等《是谁造成贫困与灾难》:「湖南滨洞庭湖十一县共有~五百六十余万亩。」
各种田

各种田

未垦种的田地:草田
新开垦的田:
在湖泊区围垦的田:湖田
有堤埂包围的田:圩田 垸田
地势高的田:高田
种水稻的田:皋(东~) 水田 漂田 滮田 露田 田垌
夹在山间的较平坦的水田:冲田
无主的田:闲田
种麻的田:
福建省称近水宽平之地及滨海培育蛏类之田:
福建、广东一带饲养蛏类的田:蛏田
连片的田:
肥沃的田:良田 青田 肥田
周围筑堤可以灌溉和蓄水的田:塍 畦田畴陇
地势低下的田:污邪
种而不管的农田:靠天田
贫瘠的田:薄田 瘦田
荒芜的田:野土
荆棘之田,荒田:棘田

☚ 田   田地 ☛
垸田

045 垸田

宋代洞庭湖区兴起围湖垦殖的 “垸田”,明清时期则有较大发展。及至清末,湖区围垦的垸田竟达500万亩。这些垸田已成湖区新的产米区。但是,由于盲目滥垦,湖面日益缩小,入湖水道紊乱而流速减慢,加速了泥沙在湖区的淤积,降低了湖泊的调洪能力,故堤垸内水患为常。这个教训是应当认真记取的。

☚ 沙田   选种 ☛
垸田

垸田

又称 “圩田” 、“ 围田”。江苏浙江、湖南与湖北等省江湖地区, 筑土作围开辟的耕地。它的主要特点是: 人们根据地形, 筑土作堤,叠为圩岸(或称为垸子、围子),将江湖之水与田地相隔,保护庄稼不受洪水的侵蚀。这种圩岸之内的田地即垸田。堤圩的大小不一,或五六里,或四五十里。垸田始于唐,宋、明、清时更为扩大,多集中于洞庭湖区与江汉平原。垸田由于有圩岸捍护,相对减轻了水害,加之土质肥沃,一般说来,粮食产量较高。垸田包括官府兴修的“官垸”、地方民众集体修筑的“民垸”,私人修筑的“私垸”。其中以官垸最多。私垸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布局,往往带来一些消极因素,政府总是对它采取限制的政策。明代颇为流行的“围湖造田”是一种影响较大的垸田。

☚ 间作套种制   荡田 ☛
垸田

垸田

亦称“圩田”、“围田”、“基田”。沿江、滨湖的低洼地区临水筑堤,堤内外开灌排沟渠的农田。在江浙太湖流域及安徽、江西称围田或圩田。在湖南、湖北地区称垸田、围田。珠江流域称围田或基田。有的地区对面积较小的圩田又称为柜田。“垸”即御水护田之堤,又名“围”、“障”、“圩”、“坪”。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很早。唐宋时大为发展。明成化(1465—1487) 以后,湖北、湖南大规模垦辟垸田。湖北的多数垸堤是防范在江水泛滥时,使沿江而筑的外堤溃决而构筑的预备性内堤,其职能是“御江救田”。湖南的多数垸堤是保护湖边土地免在汛期受淹没的排水堤。垸堤有方、圆两种,一般为合围形制,环绕田亩,设有排灌沟渠、闸门。垸田的面积,大者周围百余里,小者三四里,以二三十顷者为多。垸田有官私之分。官垸由政府支出经费组织修建,有一定规划的规模较大。私垸由民间自出工食修建。私垸盲目开发,往往造成排灌紊乱、水道狭窄、水流改道、易成水害等后果,政府常加取缔。(参见“圩田”)

☚ 湖田   龙骨木斗 ☛
000106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