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垓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靈璧縣南沱河北岸。公元前202年,漢楚兩軍於此決戰,楚軍被擊潰。張衡《東京賦》:“掃項軍於垓下,紲子嬰於軹塗。” 垓下 垓下ɡāixià━┃ 项羽与刘邦决战,羽败垓下。项羽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后用作英雄末路的代称。南朝宋·谢瞻《张子房》诗:“鸿门消薄蚀,垓下殒搀抢。”明·吴承恩《后围棋歌赠小李》诗:“或有时而松,四围垓下歌楚声。”柳亚子《奇泪》诗:“少日燕然曾草檄,即今垓下怯闻歌。” ☚ 使臂使指 挥戈 ☛ 垓下ɡāixià古地名,在今安徽灵璧东南,是汉王刘邦围困并击溃西楚霸王项羽的地方。 垓下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兵少食尽。” 垓下 垓下楚汉古战场遗址。位于县东南沱河北岸,灵璧与泗县、五河、固镇3县交界处。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集结80余万人鏖战于此。刘邦调集韩信、彭越兵马,并设十面埋伏计,将楚霸王项羽围困,夜起楚歌,以动楚兵思乡之情。项羽粮尽援绝,率八百子弟兵突围,至乌江渡仅剩26人,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今固镇县壕城集(原属灵璧)北有“霸王城”土城遗址,为项羽军垒;附近有“吹萧台”、“散楚台”等遗址。这一带出土有铜剑、铁剑、弩扒、铜锋,以及军用铁锅、陶器、铁器、鎏金龟等500多件珍贵文物。 ☚ 4. 灵璧县 虞姬墓 ☛ 垓下在今安徽灵璧东南。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此。 垓下又称古垓下聚。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楚汉战争决战于此。前202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合兵,迫使楚军节节败退,汉军兵分三路围攻垓下,韩信十面埋伏,张良又四面楚歌,使项羽疑心汉已尽得楚地,便突围南走,到乌江边自刎而死。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史记·正义》按:“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项羽兵败于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