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阱kēng jǐng用以捕兽或擒敌的陷阱。比喻阴谋圈套。《颜氏家训·省事》:“微染风尘,便乖肃正,坑阱殊深,疮痏未复,纵得免死,莫不破家。”也作“坑陷”。唐·刘肃《唐新语·褒锡》:“出太子于坑陷,人谓此举义重于生。”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陷阱 > 穽 > 坑阱 坑阱 kēngjǐng 圈套 圈套彀(彀中) 套(套子;套圈;软套套) 关机 科范 道儿 局子 圈围 圈樻 圈圚 圈缋 圈阓 圈䙌 勾中 伏地扣子 机关圈套:机扣 机彀 机会 阴谋圈套:机擭 欺骗,圈套:诳子 事先设好的圈套:扣子 设下圈套使对手中计:打凤捞龙 打凤牢龙 打虎牢龙 罗龙打凤 擒龙打凤 捞龙打凤 暗中串通为算计他人设下的圈套:活局子 引诱人上当的圈套:钓钩 能使人迷惑或上当的圈套:迷魂阵 害人的圈套:穽 机网 陷害人的圈套:机陷 伪装的害人的圈套:陷(陷井;陷阱;陷坎;陷坑;陷机;坑陷) 阱(毒阱;阬阱;路阱;坎阱;坑阱) 机穽 语言的陷坑:语阱 (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圈套)
另见:使用 计策 手段 受骗 欺骗 ☚ 圈套 骗局 ☛ 坑阱kēng jǐng❶关押犯罪之人的地穴。潘岳《西征赋》:“儒林填于~~,诗书炀而为烟。” ❷陷兽的地坑。《抱朴子·知止》:“~~充蹊,则麟虞敛迹。” 坑阱擒敌的陷坑。通常于敌必经之路预挖坑洞,上加伪装,诱敌至而陷落入坑,生擒之。清代张廷玉等《明史·葉旺传》: “布针板沙中,旁设坑阱,伏兵以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