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仓北宋嘉韦占初,允诸军有余粮者可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称为“坐仓”。熙宁三年(1070年),自京师推广至河北、河东、陕西诸路。南宋继续实行。始设意在优惠军兵后终成克扣月粮的手段。 坐仓北宋嘉祐初,允诸军有粮者可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称为“坐仓”。熙宁三年(1070年), 自京师推广至河北、河东、陕西诸路。南宋继续实行。 坐仓 坐仓北宋专行于军队士卒的和籴方式。诸军所支月粮有余,愿作价返卖给政府者,计价支钱,复储米于仓,谓之坐仓。军储困乏之州县,往往以籴军士之米作其次月之粮,而付给钱物作为报酬,朝廷以此省漕运之费。仁宗嘉祐( 1056—1063 )初,始行于京师驻军。神宗熙宁二、三年间( 1069—1070 ),推广于河北、河东、陕西诸路,增钱收籴, 以示优惠。推行中渐生低价抑配之弊,反成克扣军人月粮的手段。 ☚ 招籴 茶本钱 ☛ 00002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