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坏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病

毛病

病(病痛;疵病) 疾(百~丛生)玼(玼吝;玼瑕;玼颣) 疢(疢疾) 窳 疵(疵瑕;疵点;疵颣)故障 玷瑕 痕瑕 症候 痈疽 漏子 阙陷 瑕眚 瑕累 瑕翳 瑕颣 颣衅 疮疤(揭~)
缺陷,毛病:阙短
纰漏,毛病:瑕病
瑕垢,毛病:瑕滓
漏洞,毛病:漏眼
出现毛病:出毛病
出现缺点、毛病:疵颣
种种毛病:众疾
织物上不应有的毛病:疵点
措辞上的毛病:语病 语弊
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诗病 鹤膝蜂腰 蜂腰鹤膝
残留的疵病:遗病
混杂不纯的毛病:疵杂 疵驳
不好的毛病:秽訾 坏病
嫉贤妒能的毛病:忌前之癖
小毛病:微玷 纤芥之疾 纤介之疾
事物的小毛病:纤瑕
小毛病不损害整体形象:山薮藏疾
大体很好,略有毛病:大醇小疵
毛病或问题很多:千疮百孔 千疮百痍 千疮万孔 千疮百洞 万孔千疮 千孔百疮 百孔千疮 百孔千创 百洞千疮
(缺点或失误:毛病)

☚ 毛病、漏洞   弊病 ☛

坏病

病证名。指伤寒病重证。可因治疗失当引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伤寒论条辨》卷一: “坏,言历遍诸治而犹不愈,则反复杂误之余,血气已惫坏,难以正名名也。”《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辨坏病脉证并治篇》: “坏病者,谓不当汗而汗,不当吐而吐,不当下而下,即当汗吐下而过甚,或当汗吐下而失时,皆为施治失宜,所以成坏病也。凡三阴三阳,若汗若吐若下若温针,火熏火熨火灸火劫等法致诸坏病者; 有汗后亡阳眩冒振惕,魄汗不收,有下后虚中,结胸痞鞭,下利不止; 有吐后烦乱腹满,有温针失血惊狂,甚至阳毒斑狂,阴躁欲死,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之类是也。”《伤寒辨证·伤寒坏病》: “大抵伤寒至于坏病,当作危证断之,不可卤莽造次,或温补,或和解,或攻下,宜详虚实轻重。若脉虚数,人羸弱,或见烦热、口干、舌燥者,此为虚证,不可下,以人参三白汤,或小柴胡汤增损治之。若虚烦少气者,宜人参竹叶汤。虚烦不得眠者,宜参胡温胆汤。若脉实邪盛,大柴胡汤亦可酌用。要在审察虚实而治之。”参见伤寒、坏伤寒条。

坏病

出《伤寒论》。伤寒病一再应用汗、吐、下或温针等方法,使津液丧失,阴阳错杂,证候变乱,向坏处发展。

坏病huàibìnɡ

伤寒病一再误用汗、吐、下或温针等治疗, 使阴阳错杂, 证候变乱, 向坏处发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 已发汗, 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 此为坏病。”

坏病huài bìng

worsened disease;deteriorated cas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