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并亦作“坎井”、“卡井”, 史称“井渠”。我国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利用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主要分布于干旱缺水的哈密、鄯善、吐鲁番、托克逊等县。由暗渠、竖井、明渠、涝灞等构成。先由有经验的挖井工人在山坡寻出水脉,然后打一竖井,待发现地下水后,再在戈壁斜坡上挖一连串竖井, 井距约二、三十米,最后把竖井底部挖通,成为一条暗渠,深度依地势下斜度逐渐减低。暗渠水流近田庄处经明渠流出地面, 可积贮于涝灞中, 以资灌溉。最长者可达二、三十公里。据统计,新疆目前的暗渠全长达五千余公里, 工程浩大, 堪与长城、运河媲美。起源说法有三:一说起源于《史记·河渠书》中的“井渠”,近人王国维在其所著《观堂集林·西域井渠考》中持此说; 二说新疆各族人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逐步创造完善起来的;三说,起源于波斯, 约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自中亚传来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