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经济管理学研究地质部门经济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经济管理学的分支。 地质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质部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并主要是研究统一生产方式之内的生产力经济问题。学科任务是:研究地质部门中各种经济规律的作用、条件和表现形式; 研究运用经济机制调节地质部门经济活动的基本途径、形式和方法;研究合理组织地质部门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地质经济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地质部门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包括地质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地质工作现代化的途径与趋势等。(2)矿产资源的经济决策理论。包括我国矿产的资源状况及分析方法,矿产资源经济决策的意义与原则,矿产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等。(3) 地质部门生产力合理组织的理论。包括地质工作过程的阶段、程序和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的结构、比例和合理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合理运用,技术装备的有效利用和更新等。(4)地质工作经济效益理论。包括地质工作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及指标体系,技术革新的技术引进的经济原则及效益评价,矿产经济评价的形式、原则与方法等。(5)地质部门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的理论。包括计划管理和地质工作设计预算,劳动管理和劳动报酬,地质成果有偿占用和有偿使用等。 在我国,地质经济管理学是八十年代初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1982年10月,地质出版社印行的《地质经济管理概论》(该书编写组编),是这一学科的第一项研究成果。 阅读书目: 《地质勘探单位管理》《地质勘探单位管理》编写组编,地质出版社1985年版。 〔参〕 地质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