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苗出《名医别录》。又名地肤草、地麦草。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Schrad.的嫩茎叶。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苦,寒。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❶治痢疾、泄泻,小便不利,淋病。煎服:30~60g。 ❷煎水洗浴,治皮肤风热丹肿;洗目,治眼热昏暗、涩痛雀盲。幼嫩茎叶含哈尔满(Harman)、哈尔明碱(Harmine)、胆碱、微量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2、C。 地肤苗dì fū miáo《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地肤(1)。药名。 【基原】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嫩茎叶。原植物详“地肤子”条。 【性味】苦,寒。 ❶《本草图经》:“叶:苦,寒,无毒。” ❷《救荒本草》:“叶:味甘。”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赤白痢,泄泻,热淋,目赤,雀盲,皮肤风热赤肿。 ❶《别录》:“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❷《本草图经》:“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 ❸《本草纲目》:“煎水日服,利小便诸淋。” ❹《本草备要》:“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二两;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地肤苗叶,能益阴气,通小肠,无阴则阳无以化,亦东垣治小便不通用黄蘗、知母滋肾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