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理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理图 [黄裳]光宗登基进秘书郎……迁嘉王府翊善。……作八图以献:曰太极、曰三才本性,曰皇帝王伯学术,曰九流学术,曰天文,曰地理。 《宋史·黄裳传》 【评】黄裳所绘的《地理图》于淳祐七年(1247年)由王致远上石,现存苏州孔庙内。它是现存的一幅较完整的石刻中国总舆图。 地理图 《地理图》是一幅反映中国全国政区的南宋碑刻地图,又称《墬理图》,墬为地的古字。图长180厘米,宽98厘米。碑下段有跋文,应有646字,今存566字。碑今存于苏州市碑刻博物馆。据图上跋文、地名、建置及有关文献考证可知,原图为南宋嘉王府翊善黄裳于绍熙二年(1189)所绘,后由王致远于南京淳祐七年(1247)仲冬在苏州刻石。此图没有画方,经选点推算,此图比例尺为1:250万。图上未标方向,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黄裳(约1147-约1195),字文叔,隆庆府普城(今四川省剑阁县)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累官嘉王府翊善。曾经绘制天文图、地理图等以教嘉王。嘉王登帝位(即宁宗)后,擢礼部尚书,又兼侍读。著有《兼山集》等。王致远(1193-1257),东嘉(今浙江温州)千石村人,历任慈溪知县、湖北路与浙西路提刑、台州知州等职。《地理图》由王氏“于蜀司臬右浙”时所得。 《地理图》为全国政区图,标地名431个,其中山岭180座,水系名78条。地图北面标有“佛顶林衙”、“大石林衙”、“沙陀”、“放马泊”、“鸳鸯泊”、“落离泊”、“狗泊”、“大盐泊”等;西面标出玉门关、祈连山、碛石山、岷山、威州和眉山;南面标有海南岛等;东面标有山东半岛与渤海等。其范围是较广的。 《地理图》中山岭用叠式曲折线条表示,森林用国画中绘树、苔时惯用的占苔法,水系用单线条表示。水系和湖泊的地名用椭圆外框行政建置地名,山名均用矩形外框。 《地理图》具有下述明显特点:1、以往地图往往只孤立地表示山峰,而此图采用“以山成脉”的表达方法。2、黄河流向精确度达到较高的程度。3、此图四周标有较多注记文字,如东北部“高丽、新罗、女真、渤海四属之地”,西南的“驩下都督曰南郡,去京六千七百里,县四”等。4、长江走向一改失实状况:上游江宁以东至入海口一段改为向东南斜行,中游弯曲度较准确,上游绘出了长江和岷江合流处以西的流程。5、首次标出珠江的重要支流——东江。图上也有一些失误的地方:1、海岸线失真程度较大。2、把长江与岷江在叙州(今宜宾)合流,绘成在卢(泸)州之南,即今纳溪水的位置上合流;将大渡河的北—南走向绘成西-东走向。3、地名错误,图中“湖南路”当为“荆湖南路”,东京道的遂州、铜州写为才州、同州;上京道的原州、仪坤州写为元州、宜坤州;中京道的沈州、成州写为潘州、城州。 地理图 宋代最重要的石刻地图之一。由南宋黄裳于宋淳熙十六年至绍熙元年间(公元1189年—1190年)绘制。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由王致远于苏州刻石。据王致远跋,该图是黄裳任嘉王府翊善时进献的八图之一。原图尺寸长约3.75尺,宽约3.25尺。此图绘制时间比“华夷图”、“禹迹图”晚,带有“华夷图”传统,未画方格,比“华夷图”精度高。山脉和森林用立体的形象画法,近于现代地图的自然描景法。海岸和江河的轮廓比以前的地图更为精确。地名加了方框,很醒目。这块宋碑地图,现仍保存在苏州市博物馆。 地理图南宋地图。宋黄裳绘。王致远刻石。据王致远跋,此图是黄裳为嘉王邸翊善日所进。制作时间约在宋淳熙十六年(1189)至十七年间。淳祐七年(1247)刻石。图高二百二十一厘米,宽约一百零六厘米。所绘江、河、海岸轮廓基本正确。山脉用近于现代地图上的自然描景法,无画方,以符号表示山上的森林和长城。共标出有名的山脉一百二十余座,江河六十余条,行政区名四百一十左右。行政区名和山名均以方框圈套,水名套椭圆圈。该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版面生动,是宋代著名刻石地图之一。现藏苏州博物馆。 地理图 地理图dilitu普通地图中除地形图以外的其他地图。地理图的内容通常是根据用途而定,较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没有统一的表示方法和图式符号,以完整的制图区域作为图幅范围,与地形图比较,有较大的灵活性。地理图的主要任务是表示制图区域的一般自然特征和人类对地区开发的情况。它除能满足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需要外,还常被作为编制其他地图的资料。 ☚ 地形图 地势图 ☛ 地理图 地理图Dilitu普通地图中除地形图以外的其他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它的内容通常是根据用途而定,较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没有统一的表示方法和图式符号,以完整的制图区域作为图幅范围,与地形图比例,有较大的灵活性。它的任务是着重表示制图区域整体特征和各要素分布规律以及人类对地区开发的情况。由于比例尺小,包括的区域大,地图投影所产生的变形随着范围扩大而增大,因而主要用于了解一个区域的总貌,作为总体建设规划的参考以及用作同比例尺或更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底图,而不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测量。地理图品种多,数量大,有不同区域范围的各种比例尺地图。如按地理单元分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半岛图等;按政区范围分国家图、省图、市图等;按自然区域分黄河流域图、黄土高原图、青藏高原图、关中平原图、珠江三角洲图等。按经济区域分京津唐地区图、沪宁杭地区图、德国鲁尔区图等。有不同形式,如单张图、多张图(如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于1962—1975年编制出版的1:250万世界地图,共计244幅),挂图(如我国出版的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和一些省、市、县挂图)和地图集。 ☚ 地形图 教学地图 ☛ 地理图普通地图的一种, 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内容比较概括,主要反映广大地区地理的一般特征及各要素的基本分布规律。用于研究、了解一般的自然地理、军事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情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