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风格
指艺术作品因受地域性的景观、风俗和心理、语言诸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风格。
法国文艺批评家、哲学家H·A泰纳(1828—1893)曾提出艺术产生与发展的三要素是种族、环境和时代。其中“环境”就是指一定地域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风格形成的角度看,此论有一定的道理。地域性的风俗语言,特别是自然气候条件不仅给艺术家提供了特定的景观和题材,也影响艺术家的心理意识结构。如南欧温和多雨,阳光明媚,其艺术多活泼明朗;北欧多寒冷阴天,其艺术相对也沉郁凝重。中国北方多壮美景色,其人也多豪爽、粗犷;江南温暖、湿润而秀丽,江南人情感也细腻秀美,反映到艺术上,就形成了壮美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地域风格。汉唐风格的雄大与汉唐文化中心在北方有关,元、明、清文人画的秀雅则与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有关。在中外艺术史上,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