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时期甘肃森林兴衰演变
石炭纪至侏罗纪中侏罗世末的近2亿年间, 森林经历了由繁盛至其基本消失再至更为繁盛的发展过程。此后到第四纪晚更新世约1.6亿多年间, 森林总的发展趋势是在演变中呈逐步减少的趋势。第四纪全新世中期(距今8 000~3 000年) 逐步奠定了现代植被水平分布的大致格局。形成森林的主要植物,晚古生代(同位素年龄4. 08~2.48亿年)以高大的鳞木等厥类植物为主,还有科达等裸子植物;中生代(同位素年龄2.48~0. 65亿年)时演变为银杏、松柏等裸子植物为主;新生代(同位素年龄0. 65亿年到现代)时演变为木本被子植物为主,还有松柏等裸子植物。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开始了木材的生产和加工利用。森林植被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冷杉、榆、桦、榛、槲栎、铁木、白蜡、花楸等。仰韶文化中期(绝对年代距今5 500~6 000年), 用木材修建的房屋,面积大的可达60多平方米, 已开始使用木骨泥墙;在建筑用料中,开始使用枋木。仰韶文化晚期建筑用料中有了木板,表明木材砍伐、加工利用已具相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