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地下水资源评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

对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水质进行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补给量、储存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补给量是指从评价区外补给进来的水量。储存量是指存储在最高动水位和最低动水位之间土层孔隙中的水量。储存量在丰水年得到补充,在枯水年被开采。储存量实际是补给量的一种转化形式,它来源于补给量,补给量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部分。地下水主要通过地下水径流流入、降雨入渗、地表水入渗、灌溉入渗、越流补给、人工补给形式获得补给。排泄量包括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侧向流出量、越流排泄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可开采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且不发生因开采地下水而造成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水环境问题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允许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最大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应小于相应地区地下水总补给量。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地区范围称为评价区,评价区的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区按地形地貌特征,分为平原区、山丘区、沙漠区和内陆闭合盆地平原区; 二级区按水文地质条件将一级区划分成的若干个水文地质区; 三级区按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的不同,将二级区分成若干个均衡计算区。均衡区是各项资源量的最小计算单元。地下水资源汇总往往按水系流域或行政区划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一般可按 《地下水质量标准》 进行,该标准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Ⅰ、Ⅱ、Ⅲ类地下水开采后,只需消毒处理就能使用,Ⅳ类水还需经过除浊处理才能使用。

☚ 地表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生态系统 ☛
000009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