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窬借指穷人家的门户。南朝梁江淹《 四时赋》: “空林连流,圭窬淹滞,网丝蔽户,青苔绕梁。” ●《礼记·儒行》: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宫: 墙垣。春秋时,鲁哀公曾问孔子什么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说,儒家安贫乐道,居室极为简陋,荆条编的门,形状如圭,以破瓮之口做窗户。 圭窬門旁窬,穿牆爲之如圭。《禮記·儒行》: “篳門圭窬, 蓬户甕牖。”鄭玄注:“圭窬,門旁窬也,穿牆爲之如圭矣。” 陸德明《經典釋文》:“圭窬,徐音豆。《説文》 云: 穿木户也。郭璞 《三蒼解詁》云: 門旁小窬也。音臾。《左傳》 作竇,杜預云: 圭竇,小户也。”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門户部 > 小門 > 圭窬 圭窬 guīyú 猶圭竇。狀如圭形之牆洞。亦借指貧賤之家的門户。《禮記·儒行》:“篳門圭窬,蓬户甕牖。”鄭玄注:“圭窬,門旁窬也,穿牆爲之如圭矣。”南朝梁·江淹《四時賦》:“空牀連流,圭窬淹滯,網絲蔽月,青苔繞梁。”《說文·穴部》“窬,穿木户也”段玉裁注:“是則於門旁穿壁,以木衺直居之,令如圭形,謂之圭窬。”參見本類“圭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