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1956年11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总结发言。当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急躁冒进的偏向。国际上发生了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乘机掀起一股反共逆流。毛泽东在这次讲话中就经济问题、国际形势等作了阐述。《讲话》在谈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时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不是正确?从前四年的情况可以看得清楚,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本正确。至于错误,确实有,这也是难免的,因为我们缺少经验。讲话认为,我们的计划经济,又平衡又不平衡。平衡是暂时的,有条件的。上半年平衡,下半年就不平衡了,今年平衡,明年就不平衡了。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静止,是相对的。这样来看经济问题,就是有进有退,主要还是进,但不是直线前进,而是波浪式地前进。社会总是前进的,前进是总趋势,发展是个总趋势。《讲话》指出,前几年建设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光注意“骨头”,不大注意“肉”,厂房、机器、设备等等搞起来了,而市政建设和服务性的设施没有相应地搞起来,将来会有很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影响,还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是在第二个,也许还在第三个五年计划。讲话指出,成绩和错误都有两重性。成绩能够鼓励人,同时也会使人骄傲;错误使人倒霉,使人着急,是个敌人,同时也是我们很好的教员。总的说来,现在看不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什么大错,有什么根本性质的错误。讲话提醒各级党委,要抓财政,抓计划,要处理好抓粮食和抓副业、经济作物的关系。指出,从去年冬季以来,集中搞粮食,忽略了副业和经济作物,后来又纠正这个偏差,搞副业和经济作物,特别是20项、30项比价一定,什么棉粮比价,油粮比价,猪粮比价,烟粮比价等等,这样一来,农民对副业、经济作物就大有味道,而粮食不行了。开头偏粮食,再一偏偏到副业、经济作物。讲话强调,谷贱伤农,粮价那么便宜,农民就不种粮食了。这个问题很值得注意。讲话还提出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这样就不会脱离群众。讲话认为,将来阶级消灭了,还是要革命的。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革命这个词。当然,那时革命的性质不同于阶级斗争时代的革命。那时还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关系搞得不对头,就要把它推翻。上层建筑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上层建筑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所谓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讲话还对中苏关系,大民主、小民主、整风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对于整风,讲话指出,我们准备在明年开展整风运动。整顿之风:一整主观主义,二整宗派主义,三整官僚主义。通过整风,团结全国人民,调动六亿人口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讲话》要求,不论文武,不论工厂,农村、商店、学校、军队,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各方面都要极大地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政治水平。毛泽东的讲话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八大”路线指引下,使我国1957年的经济建设工作搞得比较扎实,取得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效果。全文约10 700字,载《毛泽东选集》第5卷。 ☚ 解决猪肉和其他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办法 做好商业工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