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圣谕广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學部 > 法規懲罰 > 聖諭廣訓 聖諭廣訓 shèngyùguǎngxùn 清代頒佈的訓勉士子之教育法規。康熙製“聖諭”十六條,於十八年頒行;雍正時又於每條下加以闡釋,演爲“廣訓”萬言,稱《聖諭廣訓》。各府、州、縣學官,按例於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擇地聚集士庶,宣講《聖諭廣訓》。童生參加縣試、府試,於覆試時都要默寫《聖諭廣訓》一條。十六條是:“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省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爲,息誣告以全良善,誡匿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盗賊,解仇忿以重身命。” 圣谕广训书名,清圣祖著,清世宗训。一册,一卷。书前有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御序,同年武英殿刊印。清圣祖名玄烨,在位六十一年,年号康熙,庙号圣祖。清世宗名胤禛,继康熙为帝,年号雍正。本书辑康熙皇帝所颁布的圣谕十六条,其内容是晓谕八旗及直隶省兵民安分守己、处世立命之道,各条下有世宗雍正皇帝所作的衍义,因雍正广征博引阐述圣谕十六条,所以命名为广训。内有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照雍穆、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异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等十六篇。该书是研究清初统治者的法律思想的重要史料。 圣谕广训书名。辑康熙九年 (1670) 所颁的“圣谕” 16条和雍正的训释阐发。内有: (1)敦孝悌以重人伦; (2) 笃宗族以昭雍穆; (3) 和乡党以息争讼; (4)重农桑以足衣食; (5) 尚节俭以惜财用; (6)隆学校以端士习; (7)黜异端以崇正学;(8) 讲法律以儆愚顽; (9) 明礼让以厚风俗; (10)务本业以定民志; (11) 训子弟以禁非为; (12) 息诬告以全善良; (13) 诫匿逃以免株连; (14) 完钱粮以省催科; (15) 联保甲以弭盗贼; (16) 解忿仇以重身命。1870年由上海美华书局刊印。 圣谕广训书名。清世宗撰。不分卷。圣祖曾以封建伦理道德为要旨,颁发上谕十六条,传布民间。世宗即位后,对圣祖的上谕十六条详加阐述,即成《圣谕广训》。主要内容是宣传封建主义的法制、人伦、礼俗,自纲常名教、忠孝节义,到耕桑作息、日用饮食,无不具备。雍正二年(1724),向全国及各府、州、县学颁发,令生员朔望宣读,牢记心中。次年规定,童生参加县试、府试之复试,必须背录《圣谕广训》,不能背录者不予录取。 圣谕广训原名“圣谕十六条”。清康熙帝撰写颁布。后雍正帝在每条上加注释,更名为《圣谕广训》,刊刻颁发,并在官员和百姓中广泛宣讲。内容是: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勤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追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雍正帝称之“自纲常名教之际,以至于耕桑作息之间,本末精粗,公私巨细”,皆已囊括无遗。其在维护封建纲常伦理秩序,俾益“风俗醇厚,室家和平”(《圣谕广训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 三国魏王弼的伦理命题。语出《难何晏圣人无喜怒哀乐论》。反对何晏的“圣人无喜怒哀乐”说,认为圣人也有五情。但圣人虽有五情以应外物,却不为外物所累。据何劭《王弼传》载:“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王弼“圣人有情”的学说,蕴含着圣凡相通、普通人在道德境界上臻于完满的可能性。在理论思辨上贯彻了体(“性”)用(“情”)不二观点和自然与名教的统一。其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为门阀士族阶级既企图维护名教统治又不妨碍过享乐生活作了理论论证。 圣谕广训 圣谕广训书名。清世宗胤禛(1723—1735年)将康熙皇帝《圣谕十六条》加以通俗解释,纂成一书,共有广训一万余言,名曰《圣谕广训》,并亲制序文,颁行天下。雍正皇帝认为,《圣谕十六条》“自纲常名教之际,以至于耕桑作息之间,本末精粗,公私巨细”,皆已囊括无遗。为了更好地宣扬封建道德思想,并以此对百姓进行教育,故于《圣谕十六条》每条加以注释,命名为《圣谕广训》。该书颁行后,他命各府州县学官,每月朔望两日,择地聚集士庶,宣读条文。在乡村,除宣读外,还要用通俗语言讲说,以便能做到家喻户晓。《圣谕广训》 实为维护封建纲常伦理秩序和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 ☚ 圣谕十六条 袁世家训 ☛ 圣谕广训一卷。清爱新觉罗·玄烨 (详见《日讲易经解义》)撰。其中《圣谕》十六条为圣祖玄烨所颁,《广训》一万余言则为世宗胤祯所推绎。该书语体类似家训,不过是以天下万民为教训对象,以期达到“垂范奕世”,统一思想之目的。书中内容涉及面较大,语言比较通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 “词约义宏,括为十有六语不为少,演为一万余言不为多”,但实际并未越出历代帝王所谓 “启迪愚蒙”之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